纽交所约翰• 塞恩:华尔街没有永远的赢家
悲情指数 ★★★★
如果没有2008年的这场金融危机,约翰• 塞恩也许将凭一世英名功成身退。然而,这场金融危机摧毁的,不仅是他的声誉,还有整条华尔街。
在华尔街,财富与欲望总是相伴而生。财富催生着一个人不断向上攀升的欲望,欲望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陷入巨大的财富之中。
如果没有2008年的这场金融危机,约翰•塞恩也许将凭一世英名功成身退。然而,这场金融危机摧毁的,不仅是他的声誉,还有整条华尔街。
曾经,他是华尔街最炙手可热的职业经理人。从高盛到纽交所,他被称为“危机处理先生”。在被聘为纽交所CEO时,他被形容拥有“广为人知的许多杰出品质,比如正直、才智和广泛的金融市场知识”。
2007年入主美林后,约翰•塞恩虽然没能带领这家老牌投行走出次贷危机,却在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前夜,为其找到了买家,因此被称为2008“年度最精明的交易家”。
但是随后美林爆出的巨额亏损却让美国银行这个买家后悔不已。而塞恩赶在交易完成之前,提早为美林员工发放奖金以及不合时宜地装修办公室则成为他最后的罪证。
一时间,他所有的功绩都被一笔抹杀,这个曾经不断革新,采取过众多成本削减方法的CEO一夜间成为奢侈的化身。
这就是华尔街,无比残酷,又无比现实。约翰•塞恩在这里赢得过巨大的辉煌,最后却被无情地驱逐了出去。这正是——在华尔街,没有永远的赢家。
炙手可热的经理人
像大多数华尔街精英一样,约翰•塞恩的成长路径始于哈佛大学商学院,在拿到MBA学位后,他进入了华尔街的老牌投资银行——高盛。在此后的20年中,他一步一级,从一名普通的交易员做到了首席财务官。
1999年5月,由于在风险控制方面表现出色,塞恩被提升为高盛集团总裁兼联席运营官。在华尔街,高盛集团总裁这一宝座无疑是财富与权力的象征。然而对于已在高盛工作了20年的塞恩而言,走到权力的顶端也意味着挑战性在减弱。他需要的是一个更能激发他工作热情,不断证明自己实力的新环境——塞恩选择了纽约证券交易所。
但是,这却是个人人避之惟恐不及的“烂摊子”。此前,由于高层薪酬过高,导致纽交所不仅名声下滑而且不堪重负,同时交易系统存在的问题也严重影响着公司的正常发展。
对塞恩而言,选择纽交所不仅意味着他的年薪将从2000万美元降为400万美元,还将面临着巨大的社会与工作双重压力。
为了彻底根除之前的问题并显示自己的决心,上任之初,塞恩就主动向纽交所董事会提出大幅度降低自己的固定薪酬,而将大部分的报酬与交易所的业绩挂钩。后来的事实证明,此举不仅帮助纽交所恢复了市场声誉,也为他之后推出的一系列改革做好了铺垫。
上任后,塞恩首先改革的是纽交所曾沿用了100多年的人工叫价交易方式。为此,他推出了以电子交易为主、人工为辅的混合交易系统,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大大节约了成本。
之后,塞恩又为纽交所设计了上市之路:通过收购群岛电子交易所,从而借壳上市。2006年3月8日,以NYX为代码的纽约交易所集团股票正式在纽交所交易。上市当天,纽交所集团的总市值即达126亿美元。
在塞恩的所有改革中,最令业界震动的无疑是他力主下的纽交所并购泛欧证券交易所这项交易。2006年6月1日,纽交所和泛欧证交所达成合并协议,纽交所以77.8亿欧元并购了泛欧证交所。
2007年 3月27日,纽交所发表声明,称已买下泛欧证交所91.42%的股份和92.22%的表决权,交易金额高达110亿美元。之后的4月4 日,纽交所-泛欧证交所在巴黎开始首个交易日。
通过与泛欧证交所的合并,纽交所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性交易所——联合美元和欧元两种主要货币,开展跨时区交易。在3年的任职中,塞恩推出的一系列改革令这个超过200年的证券交易所又一次焕发了青春,美国媒体也又一次给予塞恩肯定的评价,称他的改革“超过了纽约交易所之前200多年改革的总和。”
成功帮助纽交所再造辉煌,塞恩又一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同时,他也成为华尔街炙手可热的职业经理人。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