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 新动力(一):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王建:是啊,所以现在就说到这个问题,就是说如果你没有一个新动力的话,出口你出不去,投资再加,空间也不大了,那你要创造最终的一个消费需求,在哪呢?我们认为城市化它就是一个巨大的一个开启内需的一个出路,因为什么呢?就是城市人口现在它的比重,刚才讲了,就是如果我们把两亿农民工刨掉的话,中国真实的城市化率大概就是1/3,就是30%多的城市人口,就是这些人口他们虽然消费很多,但是呢,农村人口是主体,农村人口现在人均收入大概是800美元,城市估计呢像北京,像上海,深圳的这都在10000美元,一般平均也在5000美元,一个低收入的一个人口的主体,它的消费打不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推动城市化,那么中国的内需是不可能开启的,所以呢就是说,要想创造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你就必须从城市化这个角度去考虑。
樊纲:城市化了以后还有城市化的挑战、问题等等,但你也不可能指望着我们一个药方把所有人都解决了,但是呢,你就看一看所有国家的发展进程,到了这个阶段,确实城市化也就是产生了一种新的增长的一种动力。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当然首先的一个原因是城市化能够创造更多就业,因为它利用基础设施,利用资源的效率更高,老有人说批判城市的生活不如农村那么惬意,美丽的乡村,等等,但是为什么人类最终都走到城市化,还是因为城市化能提供更多的收入,提供更多的就业,使那个收入比农民在农村的收入能够高,而且能使最终留下的农民收入能够提高,那么这个过程是真正创造需求,首先是因为这个过程,因为创造更多的就业,包括创造更多的服务业的需求,我们的消费可以提高,我们的收入可以提高,这是第一;第二呢,就是毕竟城市它是在这个阶段需要我们为今后建设大量的公共基础设施,公共基础设施不是总要建的,一个是发展中国家在一定阶段要完成这件事情,这个时候呢,因为你一条路要修起来之后,可以几百年用,对吧,那被这个时候我们储蓄率又比较高,相对来讲就是建立一些基础设施的时候。这些基础设施有一个特点,它不是刚才说的那个工厂的那些投资品,投资完了形成供给能力了,你还得用它,这些东西叫做什么呢?叫做公共长期耐用消费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在这个阶段,我们要保持进一步的增长,完成工业化进程,城市化是一个重要的动力。>>>详细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