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世界主要农产品出口国天气转好等利空消息打压,9月28日芝加哥农产品期货价格全线下跌。小麦期价跌至9月最低点,玉米价格为连续第二天走低,大豆价格在9月27日触及年内新高后开始下探。
当天,玉米市场交投最活跃的12月合约收于每蒲式耳5美元,下跌12.75美分,跌幅为2.55%;小麦12月合约跌21.75美分,收于每蒲式耳6.8475美元,跌幅为3.2%;大豆11月合约下滑18.5美分,收于每蒲式耳11.1美元,跌幅为1.67%。
交易员表示,9月28日玉米市场的弱势行情主要是基金大量买盘导致,玉米期价在9月27日创下两年新高,部分投资者选择在此价位出货,从而拉低了价格。虽然市场在开盘后受美元走低等因素提振迅速攀高,但之后受大量卖盘的打压一蹶不振,最终收于每蒲式耳5美元
此外,据天气预报显示,美国玉米种植带未来一段时间将迎来干燥天气,有助于农作物加快收割,也对玉米期市构成利空。美国为世界最大玉米生产国,2009年玉米产值高达486亿美元。
自今年7月以来,由于市场预期干旱和过热的天气不利玉米作物的生长,玉米期价已上涨37%。
美国和巴西近期的气候对大豆生长也较为有利,使得大豆期价开始承压。天气预报显示,巴西中西部大豆种植区未来将迎来更多降雨,有利于大豆作物的生长。
近期,美国、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的冬小麦种植区天气转好,导致9月28日小麦市场继续下探。由于最近连续降雨,美国硬红冬麦和软红冬麦种植带的土壤湿度有所提高。据美国农业部报告,截至9月26日,冬麦种植面积最大的堪萨斯州已有21%的土地实现了播种,比前一周增加11%。
但有分析认为,由于2010年拉美地区的恶劣天气将威胁大豆产量,而玉米供应也将减少,所以农产品期货价格有望继续走强。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