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房价问题,政府在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同时,也开出了保障房的药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公布了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具体套数,
300万套。
在北京,今年开工建设500万平方米公租房,明年将向社会投放600万平方米公共租赁房。今年全市计划完成建设收购公共租赁房一万套以上,用于建设收购公租房的公积金贷款不少于45亿元,同时今年朝阳、海淀、丰台等区都将启动城乡结合部改造,这些村建公租房的配租,有望放开户籍限制。
深圳,“十二五”规划新建住房中,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的比例将由之前的2:8增加为4:6,计划建设的68.2万套新增住房中,将有40%为保障性住房。
住房城乡建设部官员指出,今年是保障性住房投资最多,建设规模最大的一年,全国新开工和通过购买、改建等方式筹集的廉租住房已达185万套,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124万套,但是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进度仍然不尽人意,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按照国家下达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全国需投入资金1676亿元,但截至去年8月底,仅完成投资394.9亿元,完成率仅为23.6%。
主持人:这些年关于这个房子有很多新的名词,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了,比如说经适房、限价房、廉租房、公租房等等这样的一些房子,那么这些都是政府提供给大家的一个保障性住房的不同的品种吧,应该说是不同的门类,那么这些是不是能够满足来到城市的人口的需要呢?或者说能不能让进城的农民的住房问题得到解决?
刘戈:其实这种安排,另外一种安排,所有的这些安排,我们看到的主要是对本城的、有户籍的这样的一些人口来安排的。
主持人:也就是说还是对于城市人口?
刘戈:然后现在考虑到夹心层,就是所谓的城市的白领,但是单单有一个最巨大的一个群体,就是外来农民工的这样的一个问题,实际上是没有一个系统的制度安排,举一个例子,我们家曾经用过一个小时工,那么有一天突然在做工的时候突然接到电话说,房东说你赶紧回家,你们家的所有的东西都已经被扔到院子里了,因为房子要拆迁,但是她自己反倒是比较淡定,我说赶紧回家,她说不着急,没事,为什么这么淡定呢?因为她在北京的这十几年,她来北京已经18年了,孩子已经16岁,她已经无数次经历过这样的一个过程,这些整个的这样的一个巨大的群体,他们怎么来住房?没有制度上的安排。
主持人:其实看到这个问题还是比较严峻的,一方面是低收入的,就是有着城市户口人的这样的一个群体,另外一方面就是真正的,就是要转变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农民,他们要进城来面临的这个住房的问题。
刘戈:对。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