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中国有关部门为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再推新举措。包括各商业银行暂停发放居民家庭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加强对消费性贷款管理,禁止用于购买住房等。
根据要求,要完善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各个商业银行暂停发放居民家庭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一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房贷款。
此外,对贷款购买商品住房,首付比例调至30%及以上;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将严格执行首付比例不低于5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1.1倍的规定。
新举措还包括各商业银行要加强对消费性贷款的管理,禁止用于购买住房,对不认真执行差别化信贷政策的商业银行,一经查实要严肃处理。与此同时,国家将继续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低价位、中小套型商品住房项目和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贷款需求。
9月29日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博客)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此次对银行贷款方式的要求“将以前模棱两可的房贷管理明晰化了”,这表明政府控制好房贷的态度更加强硬。他认为,控制力度相较之前不一定加大多少,但现在从对主要城市的控制已转向铺至全国。
从细节解读来看,孙立坚认为,新举措表明中央对房地产市场的整顿没有任何松懈的意思。目前,上海、北京均出现“日光盘”和新楼盘,房价不跌反涨,市场流动性非常充裕。
孙立坚分析,新举措将政策明晰化,全国采取统一政策,令地方没有政策套利机会,释放出中央对房地产的调控并没有因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的经济下滑而有任何放松,也显示出了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监管的姿态。然而,政府仍然显示出对商业地产的“保护倾向”,一般住房性的房地产投资行为转向商业地产行为,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两面性仍持一种客观评价。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