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访达能董事长:达能的中国企图 渐进的并购策略
来源:中国经营报  更新时间:2009/6/12 10:16:24   
>> 相关新闻链接
·罗德公关:把中国企业塑造成国际品牌——访罗德 ·张瑞敏:管理者管的不是资产,管的是人 ——狮子
·业务萧条期的中国机会——访安永全球主席兼首席 ·马云:公司不是越大越好
·柳传志:战略人才需具备三大素质 ·唐骏的劳斯莱斯式智慧
·郭特利:专注造就成功 ·李书:我不懂琴但我掌控世界最大的琴王国
·柳传志的商业脉搏 ·成就卓越的秘密

    一家玻璃制品公司,历经30载,如何转型为全球食品行业大鳄?
  达能渐进的并购策略“股份多而业务不成功,不会是好事;股份少而业务成功,则将来可能还有机会。”

  访达能集团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弗兰克·李布

  今年发生在食品饮料行业的几件大事,让全球食品巨头达能在中国的庞大身躯逐渐显露。

  7月3日,达能和中国汇源宣布,达能同3家机构投资者共同持有中国汇源35%的股权,其中达能占有22.18%的股权。此前,汇源作为果汁行业老大,股权转让的一举一动,都引起业内高度关注。

  4月,达能增持光明股权至20.01%,成为公司第三大股东,达能亚洲将增加一名董事人选进入光明乳业董事会担任董事。

  在饮用水行业,达能介入更早,控制更深,回报更大。1996年参与投资娃哈哈公司,早已成为饮用水行业的中国老大,去年合资公司的销售额达到90亿元。此外,达能还控股乐百氏,全资拥有深圳益力饮用水公司,等等。

  达能,盘踞在中国食品行业的法国隐形大鳄,究竟如何理解和经营中国市场,这家30多年前才涉足食品行业的从玻璃制品起家的公司,如何迅速成长为世界食品饮料行业巨头?早先,当乐百氏控股权旁落达能,达能一度被视为“中国水市场毁灭者”;而今,达能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又有着怎样或明或暗的企图心?

  并购成王:从包装转向包装里的内容

  主持人:2005年度的财务报告显示,达能集团全年营业收入为130亿欧元,位列全球食品饮料行业第六位。今年上半年,达能集团的增长率达到9%,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几个大规模食品企业之一。在中国,达能苦心经营十余载,控股和参股的娃哈哈、乐百氏、益力矿泉水、汇源果汁、光明乳业、上海达能饼干等企业,在行业内都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但如果告诉大家达能最早是生产玻璃瓶子的公司的话,中国消费者一定会很吃惊。

  李布:是的,事实就是如此。达能公司以前的确是一家主要生产玻璃制品的公司,当时公司名称叫做BSN。1970年的时候,公司的营业额大概是1亿欧元,全部的收入都来自玻璃行业。随后,公司做出了一个很大的战略决策,业务从包装转向了包装里的内容。以前做瓶子,现在要开始做食品和饮料了。开始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我们一般都是采用并购的方式,并购的企业和品牌包括达能、凯旋(Kronenbourg)啤酒、依云矿泉水等等。

  1996年我开始担任公司CEO,这时达能的营业规模已经达到130亿美元,主要收入来自食品、饮料,玻璃制品仅占很小的一部分。当时董事会做出了很重要的战略转变,我们要实行真正的“全球化”,使我们的业务可以走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欧洲。另外,我们要向三个主营业务——酸奶、矿泉水、饼干聚焦。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在西欧以外的业务比重从1996年的8%增长到2005年的41%。我们最快的增长来自包括中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墨西哥和美国等国家的“新疆界”。

  到2005年我们的业务构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55%是酸奶,饮料将近25%,饼干差不多是20%,业务集中在三个主营业务内,而不是以前的六七个不同的领域内。我们在自己的业务领域内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主持人:新业务的增长,同时可能意味着对旧业务的舍弃。在你把达能六七个业务削减到只有3个业务的过程中,是否也有过壮士断臂的痛苦?在中国,曾发生过企业因业绩而调整、因调整而裁员、因裁员而伤害企业文化的教训。

  李布:确实有很多不容易做的决定,这并不是因为业务调整有多难做,而是因为业务是由团队和员工构成的。建立业务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成了达能大家庭的成员,这时候再把他们分开是一个不容易做的决定。我们的解决之道,就是尽可能为他们找到更好的新股东。比如我们把我们欧洲的啤酒业务凯旋啤酒就转让给了一个很好的战略投资人,他就是英国的Scottish-NewCastle啤酒集团,这样就可以使我们这些曾经为集团啤酒发展做过贡献的员工有一个更好发展他们能力的舞台。

  并购原则:区域市场的第一,或者能够成为第一

  主持人:谈到并购,人们对通用电气(GE)的数一数二原则比较熟悉,即能够做到全球第一、第二的业务,则进行并购,如果不能,则出售。在达能30年的并购发展史上,你和达能遵循什么样的套路来指导并购行为?当年“乐百氏”的萧条也曾被认为是达能恶意并购的结果。

  李布:让一个法国人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么复杂的问题,难度很大。

  我们从玻璃行业转到食品行业,不可避免要做很多并购。我们有几个原则:一是不进行恶意并购;其次,我们关注财务和战略,但更注重文化。对于我们收购的企业,除了有好的战略、企业价值、好的经营团队以及好的财务状况之外,我们很注重它的文化是否可以和达能的团队文化合在一起形成双赢。

  在具体运作的过程中,我们和GE也有相似之处:当地经营的品牌一定要成为第一,但并不是简单的全球第一,而是希望通过不断地累加很多区域性的第一,形成全球性的第一。我们也并购位于第二位或者第三位的企业,其目的是这个第二和第三位能够成为争取第一位的平台。如果第二和第三位不能成为第一位,我们会持保留意见。

  主持人:从1987年进入中国市场,成立广州达能酸奶公司以来,达能在中国的脚步从未停止过。先后进入饼干、纯净水、啤酒、乳业、果汁等领域。在中国众多的投资项目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些?



责任编辑:cprpy
[1] [2] [3] [4]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