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2009:谁是中国经济大赢家
来源:《国企》杂志  更新时间:2009/12/17 17:28:27   
>> 相关新闻链接
·迟福林:“十二五”规划发展方式必须转型 ·吴敬琏:警惕新一轮资产危机的可能性
·厉以宁:六件事决定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走向 ·张维迎:中国未来发展重在开拓国内市场
·刘世锦:为进入中低速增长期做好准备 ·王一鸣:经济调整有赖体制改革的战略性突破
·谁才是大蒜疯狂的真正元凶? ·西飞国际身陷"内幕门" 中航战略布局或受影响
·吉利收购沃尔沃或月内揭晓 ·年终观察:海外并购风起云涌 中企加速全球布局
    2009年,中国挺过了进入新世纪以来国民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按照洋人的说法,透过这场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成为了最大的赢家"。作为国有经济的支柱,中央企业变危机为机遇,变煞冬为冬训,打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然而,面对后危机时代的到来,中央企业能否打造新的竞争力,能否推动中国模式的崛起,依然任重道远。

  最大赢家归央企

    "国有企业是国家的脊梁,让你顶着你必须顶得起,寄予你的希望,你一定要能够实现,要努力成为巨星。"    

    交锋30年,中美终于坐到了一个对等的谈判桌上:一个是从金融危机中率先复苏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在危机中遭遇重创的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与美国的互动,牵动着世界的神经。

    2009年11月1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打破"规矩",上任第一年内便风尘仆仆地来到中国。一年之内,这已是奥巴马与胡锦涛主席的第三次握手。第一次是在4月的伦敦G20峰会上。当时,金融危机仍在大规模蔓延。半年之后,世界经济逐步复苏,胡奥在APEC新加坡峰会上第二次见面。随后,奥巴马登门造访。中美高层的紧密互动,让人们更加清楚,未来的世界格局,中国拥有不可缺少的话语权。

    的确,2009年,中国挺过了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成为金融危机的最大赢家。作为国有经济的支柱,中央企业打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然而,面对后危机时代的到来,中央企业能否打造新的竞争力,能否推动中国模式的崛起,依然任重道远。

    静观全局

    经历了一年的危机洗礼,中央企业显然更加沉得住气了。近半年来,央企敏锐地洞察世界经济的走势,占据未来竞争的制高点。

    "我们现在对世界经济复苏的预期不可过于乐观,我比较赞同两个字,那就是筑底。"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如此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对于中央企业来说,这句话掷地有声。作为中央企业监管机构的最高领导,李荣融一向非常有预见性。

    早在2007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李荣融就提出,中央企业要高度关注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这一年,国务院国资委在几次经济分析研判中已经预感到:世界经济可能会产生大的动荡,未来可能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

    随后的2008年,国务院国资委在4月、7月和11月连续召开三次重要会议,提出"过紧日子"、"准备过冬"、"现金为王"的应对措施,成为中央企业举足轻重的政策导向。时至今日,不少央企负责人和权威专家谈及这三次会议,依然感触良多,印象深刻。这一步棋,在危机来临的关键时刻保全了中央企业的实力。

    2008年末,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世界陷入全球流动性恐慌。李荣融主任发表题为《挺直脊梁向前走,调整优化上水平》的讲话,为中央企业鼓舞士气,同时对2009年做出"最为困难"和"重大机遇"的前瞻性判断。

    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及时决策,有国务院国资委的运筹帷幄,加上各中央企业应对措施得当,2009年中国有惊无险地度过了金融危机。而随着全球市场的逐步复苏,资本流动日趋活跃,世界格局面临重新洗牌。央企能否在新一轮竞争中把握机会?

    未来形势并不乐观,全球经济复苏的道路将十分漫长,在较长时间内将面临中低速的增长环境。一些不利因素将影响经济持续好转。第一,各主要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第二,全球金融系统还未真正恢复;第三,实体经济目前仍很疲软。

    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史蒂芬·罗奇分析,如果美国经济不能及时复苏,又找不到新的需求市场替代美国消费,那么亚洲的经济发展将在今后几年当中面临巨大压力。这一分析,对中国同样适用。

    从国内看,尽管中央及时采取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积极效果已经初步显现,经济快速下滑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但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够稳固,经济增长偏重于政府投资动力。

    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中央投资1.18万亿元,其余2.82万亿元由地方财政、中央代发地方债、政策性贷款、企业债和中期票据、银行贷款组成。目前中央投资已基本到位,但地方配套资金跟进很困难,地方政府负债已达4万亿元,再发行债券难度很大,风险很大。

    结构调整难度不小。不少领域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问题仍很突出,不仅是低水平重复建设,也出现了高水平重复建设问题。同时,存在"逆优化"现象。譬如,大中型钢厂亏、小钢厂赢利;大水泥吃不饱,小水泥过得好;有色金属、建材行业也存在类似情况。



责任编辑:cprpw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