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等待买下午五点的活鱼"
早在2007年7月,中远就成立了研究次贷危机的领导小组,总裁魏家福亲任组长,成员有总会计师和几个金融学博士参加。通过海量信息的综合研究分析,领导小组得出了一个结论:这场次贷危机如果进一步深化,将会摧毁美国的金融体系,进而波及欧美。中远当即采取了六项紧急措施。
"第一,把我们在外部银行的借款迅速转到中国银行,防止外国银行顶不住,影响正常经营。"
"第二,我们大量的运费都存在外国银行,我们要迅速转到中资银行,以防止银行倒闭,一个晚上把所有的钱全部丢光。现在证明有14家银行倒闭了,而我们没有出现问题。"
"第三,我们立即决定停止大规模的船舶投资,今年年初就取消了126条新造船的计划。"
"第四,根据'现金为王'的原则,手上握有数百亿的现金,所以,现在晚上睡觉我们可以是高枕无忧。"
"第五,我们和中国银行签订了全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把业务给它。它要在不论任何情况下,保证中远的资金供给。"
"第六,有人问取消了造船的机会,我们怎么发展?我说,我遵循中国妇女买活鱼的一条准则:那就是大部分妇女是早上八点买活鱼,20块钱一公斤;少数有金融头脑的妇女,下午五点去买活鱼,10块钱一公斤。等到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银行不借款,船厂的船没有金融支持的时候,我们去买下午五点的鱼,就可把船捡回来。"
"这就是我们应对危机的方法,这叫有准备的企业。"回顾金融海啸掀起的滔天巨浪,魏家富感慨万千。
中石油:"现金保障国际化战略"
"面对危机,中石油在财务管理上及时调整策略,通过积极融资、资金集中管理、压缩开支等方式,保证了现金储备的充足。"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会计师温青山说。
从油田的长远发展考虑,中石油每年要在固定资产方面投入3000多亿元资金。金融危机爆发后,油价下跌,利润缩水,企业的现金流出现了1000多亿元的缺口。面对困难,中石油积极从外部筹措资金,确保开发需要。通过银行综合授信、签订长期借款合同、银行间市场发行中期票据等方式,筹措低成本资金近千亿元。
在对外融资的同时,中石油进一步加强了集团内部的资金集中管理,通过统一融资、收支两条线和账户统一审批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将资金聚集起来。对于海外资金,则建立了全球资金池,实行资金的全球调动集中管理。
温青山告诉记者,有了现金的保障,中石油集团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新项目开发取得重大进展。
招商局:"一回生二回熟"
针对金融危机,招商局集团规定,2009年度有息债务比例不得超过35%,利息保障倍数不得低于5,上半年资本性支出同比减少89亿元,手持货币资金比年初增加31.3%。
"其实,1997年给我们的教训我觉得是深刻的。经过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的招商人,对于严格控制资产负债比,严格把握质量、效益、规模发展的理念,有着比较高的自觉性。我们随时把握我们资产负债比不要超过50%,有息负债率不要超过40%,即使在前几年业务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始终把握这一条线。"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傅育宁告诉记者。
据介绍,招商局集团内部有一个财务模型,高度关注集团的经常性利润,高度关注集团的现金流。傅育宁说:"所以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招商局和1997年有比较大的区别了。我们手里的现金是充裕的,招商局的负债比是不高的,我们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应对市场放缓带来的困难局面,同时我们还有一些在市场低迷的时候捕捉机会的能力,这是招商局今天的状况。"
重组整合造"龙头"
"要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处理好保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把握好结构调整的力度、节奏和方式。"
2009年7月7日下午2点,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和与他同年出生的蒙牛董事长牛根生,一同亮相在以中粮重点品牌"福临门"命名的新办公楼里。这一回,他们的"合作伙伴"关系引起业界哗然。由此,中粮向"全产业链食品巨头"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中粮全产业链战略实施
早在今年3月"两会"期间,宁高宁就表达了全产业链食品战略的设想。他认为,已经拥有6家上市公司的中粮,仍然迫切希望早日搭建成全产业链食品的商业模式。
年初,中粮宣布将债务累累的五谷道场纳入旗下,对其进行全面重组,借此打进方便面市场。
4月底,在中粮投资40亿元兴建天津粮油基地的启动仪式上,中粮油脂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中粮将投入大笔资金来推广"福临门"这个品牌,对阵"金龙鱼"。
5月,中粮宣布今年将重点出击小包装大米市场,运用从种植到分销的全产业链模式来发展"福临门"牌大米。
6月底,中粮宣布,未来5年内将投资20亿元,全面介入新疆果品收购、加工和销售,用来支持尚未全面上市的"悦活"果汁。至此,中粮进军此前未涉足的高浓度果汁市场,此举给汇源带来了冲击。
2009的下半年,路牌广告、报纸、杂志、移动电视、地铁,随处可见这样一幅广告:粮油、面粉、糖、番茄制品、冷鲜肉、罐头、巧克力、酒类、牛奶和休闲食品汇聚一堂,旁边赫然大字--"中粮全产业链"。
不仅是中粮集团,2009年,央企纷纷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技术创新,增加产品附加值,以适应新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央企"合纵连横"加速
国资委网站上的中央企业名录显示,目前中央企业为132家。统计表明,2003年国资委成立至今,国资委所掌控的央企数量已经减少了64家。对于央企的重组整合,国资委的态度是,按照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要求,到2010年,中央企业的数量将会减少到80家至100家。
"要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处理好保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把握好结构调整的力度、节奏和方式。"在每5年一次的"驻外使节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部分中央企业负责人出席了此次会议。
"合纵连横"在2009年开始加速。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对央企的结构调整优化有了细致的量化指标。比如汽车行业,在提到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兼并重组时,规划明确"大型车企从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鼓励一汽、东风、上汽、长安等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兼并重组,支持北汽、广汽、重汽等实施区域性兼并重组。
在钢铁业兼并重组中,央企参与的重组案让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宝钢集团、鞍本集团、武钢集团都在向着产能5000万吨以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的目标迈进。而在高层频繁互访两年后,钢铁行业中的两家央企,攀钢集团和鞍钢集团终于决定走到一起--鞍钢将先行入股攀钢。业内人士认为,鞍钢和攀钢的产品结构互补性非常强。攀钢主要是钢钒、钢轨等,而鞍钢则主要是板材、普碳钢等,这样的合作是双赢的。
另外,央企重组并购也出现了新的形式。国家电网、华侨城、华电集团等企业,重组购并的案例更多是在资本市场完成的。以华侨城为例,6月9日,华侨城A股发布公告:拟以向大股东定向发行4.86亿股,每股15.16元,购买集团公司持有的华房公司60%股权、华侨城投资51%股权等12家公司股权,由此实现华侨城集团的整体上市。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