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临时调控”、“市场秩序”,那么我们就再仔细看国16条里有一句话“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辅,但是要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什么时候要用必要的行政手段?
王锡锌:
我觉得从目前发改委发出的一些通知来看,首先这个必要的行政手段涉及到,就是我们现在涉及到比如说市场上有一些如果说发现一些囤积货物,哄抬物价,也就是通常说的炒作行为,这时候肯定是干预了整个市场价格,是认为抬高了这种供应价格。在这个时候,对这种价格违法行为的打击,这毫无疑问是依法采用行政的执法手段来进行干预和调整。我想这应该成为我们行政干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当然我觉得政府在这里面行政干预其实还有其他的。比如说我们许多的摊位,许多的流通里面,它有一个政府收费,这种政府收费里面,有些不必要的收费能不能拿掉,有些收费可不可以下降。行政干预手段里面,我觉得还有一个,就是包括对一些特定人群,特别是低收入人群,我们可以对他们定向发放一些补贴,我觉得这几个方面干预,可能不仅仅是对市场来进行某方面的管制,可以是全方位的。
主持人:
所以我们再回头看,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那么要调整这个价格,就一定要摸清楚这个价格形成机制的过程中,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的问题。如果说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让农民受益,我们当然乐见其成。但是如果说因为流通领域,物流环节消费过高的话,那么我们就要看到,这个问题出在哪里。接下来我们不妨听听对叶檀的采访。
(播放短片)
叶檀(财经评论人士):
我们国家物流成本确实是比较高的。物流成本包括铁路、公路,这些运输的成本都包括在里头,包括冷藏的那些成本,全都包含在里头,还有包括收取的一些费用,那么20%—30%。这个还不算进场费,如果你要进农贸市场或者超市的话,那个摊位费也是一大块的成本,这些都属于中间的流通陈本。
记者:
这么高的物流成本是怎样造成的呢?
叶檀:
我想是因为我们欠缺一个建立统一大市场的这么一个规则。很明显的是,很多地方各自为政,然后路政部门要收费,那个部门要收费,这种是一个情况。整个我们的税费、燃油税体制改革之后,这个情况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扭转。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