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份出自中石油相关专家的原因分析,引发了业界诸多质疑。首先,此番柴油荒刚好发生在10月26日国内成品油上调价格之后,国内成品油价已在逐步理顺并同国际接轨,为什么还说“倒挂日趋严重”?其次,第六点原因中提到了柴油“批零倒挂”现象严重,既然批发价格已经持续上涨导致批零倒挂,那证明地炼炼油有利可图,在资源紧张时应该会刺激生产。实际情况正是如此,来自山东的消息表明,此一轮油荒已经导致数百炼油作坊复活。小的炼油作坊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惜以身试法,难道地炼企业会减产停工?第三,既然明知每年第四季度是柴油销售旺季,为何不提前准备,前9月的通过增加出口去库存又如何解释?第四,既然每年9月、10月都是柴油消费旺季,那么国内部分炼厂为何偏选此时检修?第五,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我国柴油需求进一步增加,加上“突击式拉闸限电”这些的确是导致今年柴油紧缺的客观原因,但是柴油需求随着经济复苏的增加应该是个渐进的过程,难道相关部门和企业没有对柴油消费量实施必要的监控和提前预警吗?而拉闸限电只是部分省区的现象,为什么此轮油荒会“突然间”“大面积”地在全国爆发?
“供需缺口、资源短缺是本次油荒的一部分理由,但不是全部,也不是根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能源专家说。
柴油荒背后的体制错位
根据当前试行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国际油价对国内市场产生了调价预期。当国内成品油价格滞后进行调整时,反而容易对市场产生逆向调节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邓郁松说。
实际上正是这种“逆向调节作用”导致了柴油荒突然爆发的“怪相”。以当前发生的柴油供应短缺为例,饱受公众质疑的问题在于,不断提高的库存能力为何没能起到缓解供给缺口的作用。专家分析认为,9月份,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下降。在调价预期下,国内流通环节纷纷减少库存,以应对可能到来的国内成品油价下调。10月份以来,国际油价持续回升,受此影响,柴油库存又不断增加。滞后的定价机制没能合理调配柴油库存量。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