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金价“过山车” 造成的后果是:由于盘中价格瞬间出现巨幅异常变动,大量民生银行T+D 客户因保证金不足被强行平仓(即被迫选择按亏损后的价格平仓),惨遭“秒杀”。有统计称,盘中大幅成交被强制平仓的单子,成交量总计2600手左右。田宇说,他的损失为:3手
*18.92元/克(最高价289.32元减去上一日收盘价270.4元)
*1000克/手=56760元,即每手损失18920元。
对此,民生银行随后曾发布“说明”称:我行的强平机制是实时系统自动“强平”,即根据上海黄金交易所实时最新价格计算客户持仓风险度,由于价格出现剧烈波动,系统在实时自动计算客户仓位盈亏等情况后,对符合强行平仓要求的客户进行自动平仓。
但有受损的投资者告诉导报记者,民生“强平”系统设计没有考虑到此产品在中国黄金市场上的适用度,只是单方面照搬国外系统,其风险架构设计与上海黄金交易所系统存在不匹配的问题。因为当时在289.32元/克高位成交的买盘,主要来自民生银行交易系统所触发的空头止损交易,而其他银行并没有出现类似情况。“同时,不排除有相关内部人士或‘黑客’利用民生系统漏洞,恶意操纵价格出现涨停,牟取暴利。”
上述投资者称,民生银行开展Au(T+D) 业务征收的保证金比例仅为10.5%,是同行业中最低的,但其风险系统架构却并不完善。当金价快速上涨、其他银行客户有足够时间追加保证金的时候,民生银行的客户往往只能面临被“强平”的命运。通信异常成未解之谜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上述“乌龙”涨停发生之前,即21∶03∶52-21∶07∶02,民生银行黄金系统报盘机与交易所前置机连接状态突现异常,客户报单无法报入交易所。这一“偶发”事件,也为此次“强平案”增添了一层迷雾。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