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份以来,不少大宗商品价格在连续上涨之后创出历史新高,一波波的涨价潮令投资者瞠目结舌。就在我国央行上周二宣布加息后,大宗商品价格依旧保持强劲上涨趋势。业内人士分析,美元贬值、流动性泛滥和通胀预期导致的投机力量已经占据了市场上风。
美元贬值是根本原因
本次大宗商品的持续涨价,与美元指数从88.71点下跌至76.14点同步进行。
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国际市场上商品用美元标价,例如1100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如果美元出现下跌,那么这个等式就变得左轻右重,必须增加左边的筹码,变成1300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才能重新等量。正是在这样的重写等式引导下,几乎所有商品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价。
今年上半年,欧元、英镑等货币受到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大幅下跌,绝大多数的人都把眼光聚焦在欧洲问题上,美国则趁机不断增加货币投放:7月份,奥巴马签署总额近340亿美元的延长失业救助法案,为长期失业者提供联邦救助。8月份,美国一项总额260亿美元的法案,旨在帮助各州政府缓解财政紧张,挽救约30万个公共部门岗位。9月份,美国政府推出了高达3500亿美元的二次刺激计划。9月22日,美联储利率政策会议宣布维持0-0.25%的历史极低基准利率不变,并表示还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维持该利率水平。
西部期货研究员孙侃指出,这些措施显示出美国政府正源源不断地向市场注入美元,这也是包括商品市场在内的整个金融市场大幅上涨的直接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渤海证券分析人士称,如果美国再次实行定量宽松政策,这不仅会导致美元进一步贬值,而且还将引发其他国家的连锁反应。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9月会议纪要显示,大部分委员认为,该行应进一步推出货币刺激政策。而日本央行在意外降息之后,又暗示若经济和金融形势恶化,日本央行或用金融资产收购基金来购买政府与企业债券等。“全球流动性再次泛滥预期增强。”上述人士指出。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