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读到一篇文章,讲中印两国城市化问题。文章不长,发表在《麦肯锡季刊》上。文章作者是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联席院长,他对中国和印度的城市化前景以及市场机会作了比较研究,看法非常乐观。好像城市化是一块甜美可口的奶糖。真的是那样吗?真有那么好吗?需要分析。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称,到2025年整个亚洲将会有25亿人住在城市里,几乎占世界城市人口的54%。届时,印度的城市家庭数量将要比现在增加7倍,达到8900万个。中国的中等收入城市家庭则比现在的5500万个翻两番还多,将达到2.8亿个,占全部城市家庭的3/4强。
基于这么强劲的城市化趋势和中等收入家庭增长态势,作者进一步推测,到2025年,印度最大的市场将是交通、通信、食品、健康医疗,然后是房地产、公共设施、娱乐、教育。而在未来,中国快速增长的市场可能是交通、通信、房地产和公共设施、个人用产品、健康医疗、娱乐和教育。
尤其是中印两国未来的城市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将会非常惊人。作者估计,从2005年到2025年,印度每年需要增加7到9亿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而在中国,需要的数量可能是16到19亿平方米。同期,印度每年将需要增加至少350到400公里的城市铁路和地铁,而中国相应的数字将接近1000公里。
显然,作者对中印两国的城市化前景非常看好,对未来15年仅仅在中国和印度蕴藏的商机更是充满了期待。而对于中印两国乃至整个亚洲的城市化趋势,相信看好的人也不少,持乐观看法的组织与机构更不在少数。以至于在一些地区已经把城市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轴。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