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经营者问小李什么时候能交定金定车时,他显得很犹豫。
小李告诉记者,虽然目前自己贷款买了房子,但首付的80万是父母垫资的,他不愿再开口向父母要钱买车,而凭自己的实力去购买又显得很不现实,综合多方因素,小李决定再考虑一下。偌大的一个汽车市场,小李走了整整一个下午,依然没有收获。
李一南:我们一方面要面临这个房贷的压力,另一方面又想迫切需要,因为工作或者说生活的需要,需要有一台车这个矛盾就更加凸显出来了,而且如果是说我不想跟父母寻求帮助的话,通过自己来说短期内难以实现,所以这个矛盾一直困扰着。
小李居住的位于东四环的一个住宅小区,目前每平米的价格已经涨到了两万七千元。去年一月份,小李的父母花了80万贷款70万,为他买下了这个64平米的房子。小李告诉记者,他平时很节俭,经常自己在家做饭,很少外出消费。但是毕业工作后的这两年,在薪水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房贷的压力,物价的上涨,生活成本的增高,为他的购车计划增添了很大难度。
李一南:用于生活支出,比如说吃饭,比如说买菜这方面支出可能相应来说要提高一些,比如给你考虑去买车的钱,资金可能相对就会减少,所以说这方面综合其他外部因素的话,对于你这个买车计划也能产生一定的压力。
一方是工作需要迫切需求一辆汽车的美好愿望,一方是过度的支出,影响收支平衡的生活压力,小李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
李一南:肯定工资的一半,或者一半多一些一定要还房贷,剩下的钱吃饭包括一些比如采访的一些交通支出,所剩无几,然后用所剩无几的钱去幻想一个,价值可能十几万二十几万的车真的是比较难,比较难以实现。
王晓,35岁,在北京一家公司做财务总监。谈起买车,他说两年前就有打算,但汽车价格的一路下滑是他至今还在观望的原因之一。
王晓:我可能首先买一个大众的捷达这种,就是说比较实用型的。
王晓住在北京市北五环外的一个小区里,一家三口就挤在只有40平米的房子里。记者看到,一张大床和一张小床几乎占据了全部空间。
王晓:一个就是说我们在北京还属于一个工薪阶层,工薪阶层毛收入可能看起来相对还可以,但是它的可支配收入已经被挤压的不多了。
王晓透露,爱人的主要任务是照顾孩子,所以全家的毛收入就是他一个人的工资,大约一个月一万块钱左右。这样的收入在北京已经算高了,但王晓给记者算了一下他的可支配收入,离买车还有一定距离。
王晓全年收入12万。老家的父母一年生活医疗费大约1万,为父母买的房一年还贷36000,孩子教育2万,全家休闲医疗1万,请客送礼1万,一家三口日常的支出2万。通过计算,王晓一年的可支配收入是14000元。
王晓:其实我们到了30多岁,按道理来说应该考虑到未来养老的支出,这一块实际我们还没有考虑到,那么现在我们,像我们的住房条件在北京还属于说比较小的,那么也有一个住房改善的需求,或者说也是个燃眉之急。但是房价很高,就是房子产业的价格过高,实际上它跟汽车是互斥的,它挤压了汽车的消费空间。
王晓告诉记者,其实他已经看上了大众的宝来,大约10万出头,但如果真要咬咬牙借点钱买的话,他只能选择8万的捷达。
除经济因素之外,王晓感到,现在的交通拥堵也是他观望的另一个原因。
王晓:我如果坐地铁的话大概是一个半小时,就是开车的话大概也得一个小时左右,但实际上这个路程是大概是30多分钟。堵的很厉害上下班高峰的时候基本上是每天必堵。实际有时候我看他们开车也是很烦燥,有时候坐公交我们迟不了到,开车反而迟到了。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