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食利型”零售模式正在自掘坟墓
来源: 销售与市场 更新时间:2009/12/25 15:13:18   
>> 相关新闻链接
·卢克·约翰逊:企业应该把谁放在首位? ·2009中国富豪微博日志
·张洪:明年大规模减税是众望所归 ·张元龙:减税富民不能再拖了
·李兆基:通胀迟早会到来 若资金充裕可现在买楼 ·商务部:明年中国引进外资政策将有所调整
·张德江:加强监管 促进国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明年要勒紧产能过剩行业“钱袋子” ·伊利世博牛奶成就行业新格局

  彼之蜜糖,我之砒霜

  但是,“委托销售制”和“派遣店员制”对于百货店而言,是一种低成本、低收益的模式,对其基本机能的侵蚀极为严重:

  1.百货店基本经营能力的丧失。

  日本百货店沉迷于“食利型”赢利模式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百货店经营的“去功能化”过程。百货店原本作为顾客的购买代理,其基本功能是根据顾客需要,组织商品,接客服务,通过商品周转赢利,并承担流通风险。当百货店把这一切都委托给厂家,并由厂家控制了卖场后,百货店也就从商品经营者沦为地产业者。

  百货店从采购风险、库存风险和现场服务中解脱出来后,为了追求销售额的扩大,便开始积极扩张分店,大规模改造卖场。进入80年代后,SOGO、西武、东武百货店等一批营业面积超6万平方米的巨大百货店竞相涌现。

  80年代后期,“去功能化”了的大型百货店又开始乘泡沫经济的东风积极投资房地产、高尔夫球场、游乐场等项目。结果,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由于多元化而负债累累的各大百货店在消费低迷的环境下苦苦挣扎,陷入困境者不得不破产,或者被兼并。

  2.店铺的同质化。

  一家供应商要管理多家百货店,因此不可避免地形成百货店的个性丧失和高度同质化。70年代以后,日本一些大型百货店力求通过引入国际知名品牌谋求店铺的差异化,但是由于80年代后国际知名品牌专卖店的增加,和大量国民出国旅行,导致这种差异化并没有收到实际的效果。

  3.服务功能的退化。

  日本百货店将卖场销售直接委托给厂家的促销员,因此顾客需求的基本信息完全掌握在厂家手中,除了供应商自发的调整商品外,零售商已基本失去了通过调整商品结构以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

  积重难返

  80年代以后,尽管一些百货店经营者也认识到“食利型”赢利模式的弊害并尝试变革,但模式一旦成为习惯,改革就异常困难。

  百货店一旦形成“食利”习惯后,其组织本身就会形成一套与之配合的惰性系统,非彻底变革不能改变。而这些变革不是一朝能够实现的。

  而且,百货店想重新自采商品、自担风险,废弃派出店员制,走自主经营之路,就需要重新打造商品供应系统和服务系统。但是,长期不练兵,没有了积累,再想捡起来谈何容易。

  最为困难的一点是,70年代之后,随着综合超市、郊外购物中心以及专卖店等新兴业态的崛起,传统百货店中诸如家电、家居、鞋帽等品类逐渐被分离出去,使百货店的商品逐渐特化,服装等品类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这就是为什么经过90年代国内外一系列经济危机后,日本百货店对联营的依存度不仅没降低,反而进一步上升至90%。



责任编辑:cprpw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