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龙 (成都商报评论员)
最近,又有专家预测“中国明年或大幅减税,上调个税起征点”,但经过这么些年“现实”的教育,民众已经少了以往的激动,很多人甚至以为是又一次忽悠。但现在情势不同,在环境税等新税源不断开发的背景下,当前政府完全有减税空间,并且时间上也比较紧迫,包括调整个税起征点在内的大规模减税富民计划已经不能再拖。
民生之艰呼唤政府减税,这是年关将至的明显现实。即使在今年特殊的经济形势下,国家收取的资金依然增幅惊人。今年1-11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63393.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324.89亿元,增长9.2%,超出全年8%的年初定的目标。相比之下,反映企业效益的企业增值税,个人收入的所得税增长则缓慢得多,同比增长分别仅为0.3%和5.3%。一方面居民实际收入增长放缓,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另一方面菜价、水价纷纷上涨,社会生活与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在通胀预期下中低收入者两头受困,急需减税雪中送炭。
从社会财富的分配来说,穷者愈穷,而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正愈益强化。不公平的税收加剧了社会不公,税制改革不能再拖了。2005年,全国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占各项税收的比例只有7.3%,却把几乎所有工薪阶层纳入了个税调节范围,真正的富人阶层却有不少逍遥于税外。况且我国国民工资占GDP的比例非常小,1989年是16%,2003年则下降到12%。国家从工薪阶层拿走的税收并不多,但却是痛苦指数最高的一部分,可说是得不偿失。2009年年初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上调方案被暂时搁置,明年没有理由再一次搁置。减税和扩大社会保障两手并举,效果才能更好。
最关键的一点是,减税是刺激经济增长的现实需要,刻不容缓。政府大量收钱,然后集中花出去刺激经济的方式已经日趋低效,弊端频现,一方面“国进民退”加剧,强化权力配置资源,阻碍市场经济的发育;另一方面消费的拉动效果不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提出,明年要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意味着明年的投资增长需要从政府力量推动转向市场力量推动,减税是其中应有之义。经济发展史告诉人们,政府通过减税让资源和资金在个人和企业间自行配置,是效率最高的。减税既有利于鼓励企业投资,也有利于刺激民众消费,扩大内需。日本上个世纪最关键的繁荣期的经验证明,低税是内需拉动的关键。
约束住政府任意敛财和任意花钱的手,推进市场和法治,将是中国长远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必经之路。从“建设财政”转向“公共财政”已经是社会共识,决策者需要拿出勇气,顺应社会呼声,打破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的限制,大力减税富民。如此,则是人民之幸、国家之福。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