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实力相对薄弱的企业,此次经济危机更多的意味压力与挑战;而对于一些相对坚实的品牌,却可能是一个难得的市场机遇
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掀起阵阵巨浪。在波涛汹涌的中国消费市场中,中外品牌如一艘艘舰船,经历风与浪的生存考验。
“面对激烈的竞争以及其他众多品牌的逐渐推出,品牌建设是我们目前的主要挑战,我们要进一步突出我们的特色。同时,我们也在考虑向其他饮料子品类进行品牌延伸。”(某著名本土饮料品牌高管语)
“经济危机对我们而言反倒是超越竞争对手的一个机会。”(某著名本土服装品牌高管语)
“我们将增加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投入,我们希望显着提升我们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某著名国际家电品牌管理者语)
通过对饮料、服装、日化、汽车、家电等不同消费品行业的调研访谈,我们发现,虽然经济危机对全球消费市场均构成了冲击,中国市场也感受到了寒意,但无论中外品牌,大多仍对中国内需市场充满信心。部分企业也视这次危机为一个投资机遇,对市场的期望不降反升。
如上面几家品牌管理人员所言,对于实力相对薄弱的企业,此次经济危机更多的意味压力与挑战;而对于一些相对坚实的品牌,却可能是一个难得的市场机遇。
加强品牌建设,是把握这一机遇、为企业未来长期发展打下基础的最有效手段之一。那么,企业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是:衰退期应如何调整营销战略,应用营销工具,支持品牌建设?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首先简要讨论一些企业应力避免的营销误区。进而,我们参考在过往的衰退中一些优秀的品牌是如何把握机遇的。最后,提出一个完整的分析框架,供管理者参考。
警钟长鸣:衰退期品牌战略的常见误区
根据多年来在中国和全球各地消费品市场的管理咨询服务经验,并结合对历史上多次经济衰退期的案例研究,我们总结出几种常见的品牌战略与营销战略误区。
全面收缩整体战略 经济环境骤变时,市场的不确定性大幅增加,对企业最直接的影响往往体现在企业战略趋于保守而全面收缩。就品牌战略而言,企业可能会延迟一个新的子品牌推出计划,推迟在新市场推出品牌,或将企业认为非核心的品牌剥离、出售,而将精力集中于现有的核心品牌和客户;就营销战略而言,企业可能将广告投放收缩于传统媒体,降低对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投入;在渠道上,忽略有增长潜力的新渠道(如网上销售)。这种反应过度的保守,不仅会令企业丧失一些潜在的市场机遇,更会令企业在经济回暖时反应滞后、错失良机。
责任编辑:cpr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