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大多数企业将面临严峻的生存环境。当然,中国政府及时出台的4万亿投资计划以及一系列刺激和优惠措施,对部分产业及企业形成了实质利好,可能催生若干发展机遇,但对大多数企业而言,要直接分享政策的“一杯羹”并不容易。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必须寻找别的出路。
笔者认为,这些企业更应该静下心来,选择以退为进的战略。古语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退,不代表不做事,而是以退为进,要做一些平常没有时间做的事,做一些着眼于长远的事,做一些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并见效的事,通过“退”做这些事情,为企业长远的“进”奠定坚实的基础。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讲,做这样一些事情对任何企业而言都是必要的,是企业积累“软实力”不可或缺的过程。
一、加强员工培训,以培育未来第一竞争力
在危机的背景下,对于大多数生存无忧的企业而言,静下心来做好“软实力”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从长远看,中国产业必须实现劳动密集型、出口带动型向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消费拉动型的转变,而这一转变的成功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未来人才之争将是企业核心之争,优秀人才将是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第一竞争力,通过人才优势带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产品更新和管理提升等。因此,人才培养是企业“软实力”建设的第一核心要务。当然,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考虑到企业培养人才要以本企业实际工作过程中培养为主,在平常忙碌的工作状态下难以拿出大量充分时间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包括技能、知识、执行力、领导力等培训,但在危机和经济放缓的背景下,可以获得相对较低的时间成本,此时若能静下心来加强员工培训,不失为一个好的契机,员工更愿意在此时多充电,也会因此对公司更有归属感和感恩的心。从这个意义上说,危机时加强培训更有利于打造未来的人才竞争力。
二、制定长远战略,以明确奋斗方向
从经济发展史尤其是危机史来看,各类企业面对危机都在努力奋斗,充分挖掘各种机会,努力调动自身资源,赢得生存机会,但总有一部分企业的努力付诸东流了。其中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能指导企业长远发展的正确战略。
长远发展战略的核心是要能够指导长远,要能保证企业发展方向不论在繁荣时期还是危机时期都不偏离。这对中国企业而言是一个挑战,中国企业的战略管理尚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大多数企业都有了自己的发展战略,但大多指导性不强,尤其在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如市场由繁荣迅速转向危机、经济放缓甚至衰退时,战略的长远性会大打折扣。因此,提高中国企业制定战略的适应性不容忽视。
具体而言,中国企业制定长远战略至少需要考虑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未来若干年(20-30年甚至更长)经济形势的走势;二是未来若干年(20-30年甚至更长)宏观政策的走势;三是未来若干年(20-30年甚至更长)产业及技术发展的走势;四是未来若干年(20-30年甚至更长)国内外同行的走势;五是企业自身的能力、经验、资源的积累等。考虑这些影响,要求企业战略增强适应性和灵活性,最好有应对急剧变化的备选战略或应急预案,要在经济周期波动或外界急变的情况下迅速做出应对和调整,从而保证企业在大风浪的冲击下依然能平稳运行,不致偏离大的航向。除此以外,中国还有一部分中小企业尚未建立长远发展战略,在危机当中表现被动。因此,做好战略制定不仅有利于他们明确眼前的奋斗方向,而且有利于知道其长远发展。
三、加快流程优化,以增强产品竞争力
对企业而言,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大手笔固然重要,但管理等慢工细活同样不可忽视。大手笔的规模扩张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和积累才能充分吸收,转成真正的利润增长,形成新一轮扩张的稳固平台。流程管理就是一项很重要的慢工细活,流程是企业生产运行的基本过程,对生产制造企业而言,整体流程包括“设计-试生产-采购-生产-入库-销售-收款-售后服务”等环节,对于服务业企业而言,整体流程包括“接受委托-组织人员-提供服务-回收劳务款-跟踪服务”等。
责任编辑:cpr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