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我国物价结构性上涨的影响因素及其未来走势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更新时间:2011/1/7 10:43:45   
>> 相关新闻链接
·苏宁家电以旧换新没便宜 专家称变相截流补贴 ·调控间隙楼市开年就红 眼下“高潮”能持续多久
·烟草利益集团成控烟拦路虎 ·“当裸模挣学费”低调才是正道
·马自达4S店将事故车当新车卖 车主维权艰难 ·天然气“十二五”供应结构初定
·粮食供应不乐观谷价升势难减 ·房贷利率七折优惠仅是个案 整体趋势仍从紧
·央行货币调控突出稳物价 M2控制目标为增长16% ·外汇局:严打“热钱”等违法违规资金流入

近年来我国物价上涨均为由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引致的结构性上涨。2010年1月份以来物价的持续上涨,由食品、居住、服务消费支出价格上涨拉动。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主要是生产成本提高、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投机性炒作和气候变化四个方面。我国物价存在长期上涨的压力,但短期内即将见顶回落。

  近年来我国物价上涨均为由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引致的结构性上涨,但2006年以来服务类消费支出价格和居住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工业消费品价格波动重心提升,对物价上涨也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主要是生产成本提高、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投机性炒作和气候变化四个方面。2010年1月份以来我国物价涨幅持续提高,从结构看是食品价格、居住价格和医疗保健价格持续上涨拉动,但内在因素依然是成本上涨、水电燃料提价、投机性炒作和自然灾害严重。从推动物价上涨因素的变化趋势看,我国物价存在长期上涨的压力,但短期内即将见顶回落。

  一、近年来我国CPI的上涨均为结构性上涨

  2003年1月份以来,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三次持续大幅度上涨,分别发生在2003年1月到2004年6月、2006年6月到2008年2月和2010年1月至今三个时期。从结构看,每次CPI出现持续大幅度上涨,均是由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拉动的。2010年1—10月份我国CPI月度同比涨幅从1.5%提高到4.4%,从食品、烟酒、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和居住等八大类消费支出物价涨幅看,食品价格上涨依然是主要拉动因素,但医疗保健和居住消费价格的上涨也起到了重要拉动作用。总体看,本次CPI的大幅度上涨与2004年和2008年的物价上涨一样,仍然属于结构性上涨。

  从八大分类消费支出价格对CPI涨幅的贡献看,食品价格上涨是历次CPI涨幅提高的主要因素,如2004年、2007年和2008年CPI分别上涨3.9个百分点、4.8个百分点和5.9个百分点,由食品价格上涨拉动的CPI涨幅分别为3.28个百分点、4.02个百分点和4.67个百分点,分别占当年CPI涨幅的84.1%、83.7%和79.1%。按2005年1月份以来食品价格占CPI的平均权重(32.65%)估算,2010年食品价格涨幅从1月份的3.7%提高到10月份的10.1%,对CPI涨幅的贡献从1月份的1.21个百分点提高到10月份的3.3个百分点;1—10月份CPI累计3个百分点的涨幅中,有2.12个百分点由食品价格上涨拉动,占2010年前10个月CPI累计涨幅的70.9%。

  居住价格上涨是推动我国CPI涨幅提高的第二大因素。2004—2008年期间,居住价格涨幅在4.5个百分点到5.5个百分点之间,居住价格的上涨每年拉动CPI涨幅提高0.72—0.87个百分点。2009年居住价格下降3.6个百分点,但2010年上半年我国居民居住价格涨幅再度提高,从1月份的2.5%提高到6月份的5%,6月份以后居住价格涨幅略有回落,但到10月份又提高到4.9%,前10个月累计上涨4.2%。按2005年1月份以来居住价格占CPI的平均权重(15.89%)估算,2010年前10个月居住价格上涨对CPI涨幅的贡献为0.67个百分点,占2010年前10个月CPI累计涨幅的22.2%。

  2003—2009年期间医疗卫生价格波动幅度不大,对CPI涨幅影响较小,但2010年1月份以来医疗卫生支出价格明显上涨,成为推动2010年CPI涨幅提高的第三大因素。我国居民医疗卫生支出价格从2010年1月份的2.3%提高到10月份的3.7%,1—10月累计上涨3%,按2005年1月份以来医疗卫生支出价格占CPI的平均权重(7.36%)估算,前10个月医疗卫生支出价格上涨对CPI涨幅的贡献为0.22个百分点,占2010年前10个月CPI累计涨幅的7.4%。

  除居住和医疗卫生支出之外,2003年以来其他五类非食品消费支出价格涨幅变化较小,对CPI涨幅的影响也相对较小。2003—2009年期间烟酒价格波动幅度介于-0.2个百分点到2.9个百分点之间,对CPI涨幅的影响介于-0.01个百分点到0.33个百分点之间。2010年前10个月烟酒价格涨幅基本稳定在1.6%,对CPI涨幅的贡献平均为0.18个百分点。2003年1月份以来衣着和交通通讯价格一直处于下降状态,对CPI上涨一直是抑制作用。家庭设备用品价格在2003年到2005年处于小幅度下降状态,2006—2009年有小幅度上涨,但对CPI涨幅的影响较小。文化教育支出价格在2003—2005年有较大幅度上涨,但2005年以后趋于下降,2010年前10个月仅上涨0.6个百分点,对CPI涨幅的贡献只有0.09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cprpw
[1] [2] [3] [4]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