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运行“积极因素”凸现
业内人士指出,今年的楼市调控特点可用“三个结合”来形容,即价格、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结合,短期“治标”和长期“治本”结合,“市场”和“保障”结合。房价的受控是调控成效的一个表征,更多的积极效应将逐步显现。
供求是影响价格的关键因素。数据显示,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2697亿元,同比增长36.5%。同期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3.6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3.2%。一些人担心的“调控之下房地产开发可能大幅萎缩”的局面没有出现。“房屋新开工面积”指标表现同样较为出色,1-11月,房屋新开工面积14.51亿平方米,增长48.7%。事实上,今年前10个月的新开工面积已经超去年全年。
“虽然今年可售住宅还是比较紧缺,但明年的供应量会明显增加。一旦供应量能够保证,楼市调控的形势将会好很多。”杨红旭说。
另一颗“定心丸”是保障性住房。多年滞后的保障房建设今年明显提速,“供地”和“建房”两大任务均有突破。供地方面,国土资源部今年的保障性住房计划供应土地2.45万公顷,较上年实际出让面积大幅增长123%。目前看来,上海等不少重点城市都有望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建设方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与棚户区改造已经开工520万套,占年度开工计划580万套的90%,年底前将全部开工。一些热点省市在11月底已完成全年保障房开工任务,一些地方建设规模已超过了年初目标。加上明年1000万套的保障房建设目标,如果按时足量供应,楼市供应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
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说,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加快保障房建设等调控措施将长期持续,困扰楼市的结构性问题有望逐步得到解决。上海市政协研究房地产的人士认为,今年楼市调控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改变、稳定了人们的预期,各方对楼市平稳健康运行的信心进一步增强,这将为调控持续进行创造良好环境。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