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逆城市化”还是“伪城市化”
来源:上海证券报 更新时间:2010/12/22 15:33:33   
>> 相关新闻链接
·损人利己是否茅台涨价的理由 ·十年环境治理促河北京津风沙源地区经济发展
·商务部提示警惕“量化宽松时代” 全球经贸摩擦将 ·“炒股高手”吸收两千余万炒股 获刑16年并处罚金
·茅台董事长回应提价再发“限价”令 遭多方质疑 ·治堵:方案模模糊糊,民意不明不白
·小灵通“退市”大限临近 用户行将跌破3000万 ·康师傅家乐福谈判陷僵持 两巨头可能私了
·“网购CPI”一路看涨 ·天威保变8项新品通过国家级鉴定
      2010"逃离北上广"引领风尚 下一站幸福向何方

  在“逃离北上广”现象发生的同时,不少省份甚至出现了把户口从城市中迁回农村的现象。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在尚未走完城市化历程的同时,就已遭遇“逆城市化”潮流?

  美国地理学家波恩在1976年首次提出了“逆城市化”的概念,用以描述发达国家城市发展过程中人口重心发生变化、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城市功能自我优化、减轻空间压力的内在要求和必然冲动。

  然而不少专家却认为,“逃离北上广”并非“逆城市化”,而只是部分人口的逆向流动。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倪鹏飞对记者说,在欧美国家的城市化过程中,伴随着城市的人口不断集中,城市空间也日益拥挤,当城市达到拥挤不堪时,负外部效应显现,资源超负荷、犯罪率上升、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严重,人口开始分散,出现面向郊区甚至是农村的迁移。

  “但中国却并未出现与欧美完全同质的‘逆城市化’进程。”倪鹏飞说,目前放弃城市生活的群体大都表现为由一线超大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和家乡转移,而并非向城市周边郊区、农村转移。而且转移的原因主要是生活压力所致,并未伴随着资本和技术的转移。事实上,目前并未出现大量市民放弃“北上广”等大城市的生活或就业,到郊区或农村发展的现象,这是判断我国尚未出现“逆城市化”潮流的重要依据。

  倪鹏飞指出,目前出现的一些逆向流动的人原本身份就是外来人口,他们短时间进城生活、学习、就业,后返回家乡,这些流动人口的身份显然不同于欧美地区逆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原居民。

  另外,目前我国的一些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在大城市落户?最核心的问题是大城市的生活成本过高,生活压力过大。而在通常的“逆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流向小城镇是“主动选择”的结果,相比之下,目前我国离开大城市的年轻人绝大多数都是“被迫离开”,生活几乎入不敷出,户籍门槛难以跨越,这让他们觉得很无奈,“逃离”也就成了理性选择。

  在北京师范大学绿色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赵峥看来,目前我国出现的人口的逆向流动,与其说是“逆城市化”,不如说是“半城市化”或“伪城市化”,也就是说,目前中国的一些大城市,规模是上来了,但城市化的质量不高,城市功能不健全。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提出,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有两件事:一是美国的高科技产业;二是中国的城市化。言语间对中国的城市化不乏赞誉。

  但中国的城市化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赵峥认为,城市群是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应在大城市的周边发展不同程度的中城市、小城市、小城镇形成城市网络,把大城市的功能疏散到小城市来,最终走出“伪城市化”的陷阱。记者 秦菲菲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