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为期两天的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开幕。面对城市居民对农产品日益增加的需求,以及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扬的困局,业内人士表示,无论是从调控农产品价格需要出发,还是从增加农民收入角度考量,此次会议议题都将以“如何增加农产品供给”作为落脚点,这是农业问题,也是关乎城市居民的民生问题
粮食增产下的农业困局
12月11日,中国政府网发布消息,中国粮食生产实现“七连增”。
“中稻和晚稻一共收了6000多斤,10月份,粮贩子以1.7元/斤的价格收,没卖。”江苏省如皋市场北乡农民黄正义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估计粮价还会涨,他们家的菜籽和小麦也没有卖。
公开资料显示,从1996年到2003年,中国耕地从19.5亿亩降至18.5亿亩,7年减少1亿亩,受耕地减少等因素影响,2001年至2003年,全国粮食产量持续下降。
“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就是坚守13亿人粮食安全的生命线。”12月20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再次强调了中国政府对调控耕地面积的决心。
此前一天,美国谷物理事会表示,明年中国的玉米进口量可能从今年的150万吨增至740万吨,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而中国海关总署12月21日发表公告称,11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量548万吨,环比增长47%,同比增长90%。
“一方面国家耕地面积减少,另一方面城市居民对衣食需求的快速增长,导致农产品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普华咨询市场分析师宋红卫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强调,特别是今年农产品价格的持续增长让这样的供需缺口问题进一步放大,这肯定成为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要议题。
高价格下的供给颓势
国家统计局12月20日公布200个主产县主要农产品价格变动情况显示,在12月1日到10日之间,包括籼稻、粳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花生仁、生猪、活牛、活羊等在内的一系列农产品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价格涨得越快,我们心里越没底,明年万一价格又下来了怎么办?”山东寿光蔬菜大棚种植户刘运来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种地的成本越来越高,一袋50公斤的化肥今年涨了30多元。“而且人手不够,我们家3个小孩,没有一个人愿意搞这个蔬菜大棚,都去城里打工了”。
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期的中国,新一代的农村年轻人能够留守田地的人数急剧减少。农产品种植的“不体面”,农产品种植的成本“增加”,以及农产品种植的“供需信息不对称”,都使得高价格下的农产品供给匮乏景况凸显。
12月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将“推进现代农业、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列为2011年的六大任务之一,并将该项任务排在第二的重要位置。此次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必将再次将“农产品供给”和“现代农业”作为会议的重点。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