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石家庄12月22日电(记者 王文化 李俊义)记者日前走访河北北部京津风沙源地区了解到,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10年来,不仅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近年来,工程区人均GDP年均增长34.8%,增长速度高于河北省平均水平。
河北北部是北京、天津主要沙源地之一,也是这个省农村贫困人口较集中的地区。2000年,国家在这一地区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累计投资95.1亿元,共完成林业建设任务3162万亩。目前,这一地区已从沙尘暴加强区变为减弱区。
当地在治理工程中,依托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特色产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开发绿色食品,发展特色经济,使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向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同时发展,生态环境改善也使旅游业发展迅速。
据河北省林业局介绍,该省京津风沙源地区各类林(果)产品加工企业达500多家,年加工增值达4亿多元,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数由2001年的56.4提高到目前的71.2。
大规模的生态建设使京津风沙源地区草原、森林的生态得到恢复和发展,带动了生态旅游业及相关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丰宁满族自治县把退耕还林同开发丰宁峡谷、奇峰、温泉、草原等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先后开发了坝上草原、白云古洞等八大景区,开辟了4条黄金旅游线路,其中京北第一草原被评为“河北魅力景区”,每年接待游客达50万人次,旅游创收1.7亿元。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