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国务院多次召开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阐述了以新能源、物联网和传感网技术、新材料、生命科学、空间与海洋探索等为重点的产业规划。
10月18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将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到2015年,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占中国G D P的比重将提高到8%,到2020年将升至15%。
据记者了解,国家已经将新能源产业、传感网与物联网、微电子等新型材料、生物技术、海洋工程等七大领域约20个产业纳入新兴产业规划之中。备受关注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环保型产业、信息与通讯技术、关键材料、医疗器械等将搭上此轮新兴产业发展快车。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重点产业调整转型升级”课题组测算,未来3年新能源产业产值可望达到4000亿元;2015年环保产业产值可达2万亿元,信息网络及应用市场规模至少达到数万亿元,而数字电视终端和服务未来6年将累计带动近2万亿元的产值。
提升
服务业迅速发展
专家和学者们表示,五中全会重笔点出“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这是中国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其关系到现代产业体系的完整和效率。
“在未来十年,我国有可能从现在的人均G D P4000美元提升到1万美元左右,进入发达国家行列。未来我们的发展空间在哪里?如果仅仅靠第二产业,这不现实也不应该,因为第二产业是一个高耗能、高耗资源的产业。”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司司长唐元说。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一、二、三产占G D P比例,第二产业还在45%到50%之间,第三产业占40%,第一产业占10%到20%。在发达国家,三产占G D P的比例一般都是70%到80%,美国占77%。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急迫需要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的状况,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使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相协调。”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