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制造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成为现代产业体系的三条主线

10月18日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会议公报指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同一天,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我国新兴产业成长路线图最终敲定。
专家和学者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五中全会从政策指向上清晰勾勒出我国后工业化时期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路径。他们建议“十二五”规划需要紧扣这一政策指向,看清危机后世界产业格局的发展趋势,围绕传统制造业转移和升级、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规模和效率三条主线,构筑起中国经济的下一个支点。
转型
传统制造业转移与升级并行
记者最近采访数十位经济学家和产业专家,他们总体认为,金融危机后世界产业格局将呈现两大特征,一是国际产业转移向纵深进行;二是新兴产业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
“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出现新变化,导致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趋势。”亚太总裁协会全球执行主席郑雄伟表示,一方面,国际产业转移更加注重满足东道国的本土市场消费需求。另一方面,研发中心伴随着生产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