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火爆,“楼脆脆”、“楼歪歪”等有关住房质量的重大事件相继曝光,住房质量问题引发国人高度关注。专家指出,监督机制的缺陷与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均是导致建筑商对质量重视不够的深层次原因,房地产质量法律体系亟待完善。
业内人士自曝建筑业内幕
“现在房子的质量真让人寒心。”老杨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就在前不久,老王的一位朋友在北京买了一套新房,老杨说,房顶看着就不平滑,用棍子敲了几下“咚咚”一敲就敲出问题来了,房顶有“狗洞”,而且这个“狗洞”是无法通过维修来弥补的。后果会有漏水、隔音效果差,严重的会造成局部塌陷。
“我打小就进了国营建筑公司。”满口地道北京腔的老杨将“国营”两字说得格外重,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微笑。
老杨从学徒干起,做过木工、泥瓦工等工种,从班组长最终做到了质检员。退休后的老杨总也闲不着,一是“职业病”让自己到哪儿都要留心观察房子的质量,二是总有些要买房的朋友会让他帮忙去看看房子,把把质量关。
老杨举例说,盖楼时,如果施工不仔细的话往往会忽视浇铸中的细节问题,比如说洋灰没打实,就会出现“狗洞”。“这里最关键的质量环节就在‘震荡手’的把握上。”老杨进一步给《经济参考报》记者解释,盖楼起结构时,混凝土倾倒在浇铸面,一名工人拖着一个嗡嗡作响的“铁棒”在混凝土中不停地搅拌,这就是“震荡手”,他的技术与经验是楼面质量的保证。
“出现蜂窝麻面还属于一般的问题,‘狗洞’就属于比较严重的问题了。”老杨激动地说,一个项目往往是结构和装修不是一个单位负责到底,起结构时一个施工队,装修时是另一个施工队。装修方往往为了省事早赶工期,明知道有问题也不说,往往在夜里偷偷摸摸地抹上层灰,然后直接在之前的基础上装修,使得从表面看不出房子质量有问题,掩盖了问题。但是问题实际上依然存在,这就埋下了质量隐患。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