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发展20年,目前仍为养老三支柱中的明显短板,而单纯依靠基本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中国养老事业前景堪忧
财经国家周刊报道 吉连有,退休整十年,今年他领到的退休金是每月1380元。尽管曾经是黑龙江省绥化市复合板厂的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但2000年退休的时候,吉连有每月领到的退休金仅是退休前工资的40%。十年来,由于物价上涨和工资水平的提高,退休金虽然逐年有所增加,但目前他每月领到的钱还达不到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1479元)。
“我从未听说过‘补充养老保险’的事情,退休金是我现在唯一的收入。”吉连有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十年来,他一直依靠这份退休金生活,不得不保持着相当简朴的生活方式。
吉连有并非个案。国家统筹基本养老保险仅为退休职工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企业年金作为补充养老保险,则可以增加职工退休收入,是养老保障中不可或缺的第二支柱。然而虽已发展20年,企业年金规模和制度却仍然严重滞后,处境尴尬。
修订在即
企业年金是基本养老保险之外企业和职工自愿建立的一种补充性养老保险,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可以用三个百分比来描述——企业参与率1%,参保人数占全国就业人口约1.6%,企业年金占退休收入替代率1%。当前全国拥有基本养老保险的2.2亿人中,仅有1179万人拥有企业年金作为其补充养老保障,且主要为国有垄断行业企业员工。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基金司官员日前透露,今年11月底前将发布修订后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这将是继2004年推出《企业年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简称23号令)七年后的首次修订。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