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熬的2008
2008年,马明哲不想要的也都来了。
6月,汶川地震过后,受“天价年薪”困扰一个多月的马明哲和刚遭遇“捐款门”的万科董事长王石喝茶。两个人都看到了网络上新编的手机短信——“马明哲握着王石的手泪流满面:老王,你救了我,谢谢啊。”
王石也“救”不了马明哲。年薪事件之前,2008年年初,在A股市场上市一年的平安计划再融资,增发不超过12亿股A股及不超过412亿元人民币的分离交易可转债,总额高达1600亿元,被市场惊呼为天量融资。当时上证指数较最高点已跌去近20%,平安的增发被指为“恶意圈钱”。4月,马明哲等平安高管的的年薪公布于年报,马明哲2007年税前年薪6616万元(其中2000万直接捐给宋庆龄基金会),创造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之最,引发众怒。屋漏偏逢连夜雨,平安A股股价从2007年10月最高时的149.28元跌至50元以下。无奈,5月,平安发布公告称至少6个月内不再递交增发A股申请。
股价非马明哲可以控制,关于年薪,他出来解释了一下,效果比不说话更差。孙建一向《中国企业家》透露,马明哲的“零年薪”从2008年初起就已经实行,准备在2009年4月的年报里披露,并非对“天价年薪”的补救。可年报未出,消息已经走漏,只好提前公告。埋头挨骂的日子里,孙曾劝马说出此事。“为什么说呢?我又没做错。”马反问。“实际上马总的年薪里,80%来自2004年发的期权。其它企业披露,会将期权放在另外一个账上,只披露工资和奖金,而平安是按照国际最高披露标准,将所有收入放在了一起而已。”孙对《中国企业家》解释。
【平安集团总经理张子欣(左)、常务副总经理兼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梁家驹(右)】
有些清者自清的意思,合乎马明哲多年来多做少说的风格。时过境迁,他认为当时的“骂”“也有一定道理”。“一个民办教师一个月才200多块钱,马明哲拿10万块钱也是多了。大家所处角度不同。我们国家收入差别太大,(争论)避免不了。”
这还不是最坏的。
2008年1月,平安以将近22亿欧元购入比利时富通集团4.99%股份,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未满一年,由于金融风暴,比利时政府为避免富通破产,将其收归国有后贱价分拆,富通银行被售予法国巴黎银行。这是欧洲金融机构在本次全球金融风暴中,唯一一家遭受如此处置的,导致富通股价一落千丈,平安损失惨重,2008年为此计提了227亿元人民币减值准备,当年利润所剩无几——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平安2008年净利润仅为4.77亿元,比2007年下滑幅度高达97.5%。
这项投资本来是被普遍看好的,当初公布时亦引得中西方市场一片喝彩。马明哲在2009年4月召开的2008年业绩发布会上,面对上海和香港两地记者提问,给出解释:投资富通,平安考虑的是资产配置的全球化。平安寿险的负债久期是25-30年,资产久期只有7.1年,上世纪末日本有7家寿险公司破产,就是因为资产负债的久期匹配不平衡。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开始考虑资产的全球化配置。当时我们投资富通的时候,有两个决策点。第一,避免单一经济体的周期性风险,因为我们为很多投保人承担30年甚至50年以上的责任。第二,避免单一资本市场过于波动的风险。因此,我们从股票投资组合里面拿出一部分,分散到另一个地方,也就是欧洲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地区。富通的主要业务在荷比卢地区。历史上来看,这一地区的股票市场波动性相对比较小,房价、经济都非常稳定。同时,当时A股市场波动比较大,我们希望把部分投资放在更安全的市场。我们聘请了最优秀的投行和中介机构,对富通所在行业和周边国家进行了各方面的评估,评估后的整体反映是良好的。整个投资的调研和决策过程谨慎、理性,并且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时间。但是,众所周知,我们没有考虑到这一次全球性的金融风暴。我们只考虑了个别企业所在地区、国家、行业的区域性风险。而且我们没有考虑到,比利时政府后来的一些援助方法是非常欠妥的。
“我们走了21年,”孙建一说,“平安除了富通这笔投资以外,在这么多的金融行业,我们基本上没有损失过。平安集团的坏账率千分之一都不到。平安是做保险出身的,对风险的考量,我们还是比较谨慎的。”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