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移动支付市场巨大的市场蛋糕,电信运营商携3G网络优势快速切入,这使得支付行业的中国银联、银行网银等各方倍感压力,各方都在加紧谋划如何在新的产业链中获得掌控力。移动支付自身各种技术标准的存在,更是加剧了这种竞争。
■工信部欲定标准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代晓慧日前透露,工信部科技司和通信发展司正在积极协调,开展小额手机支付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并组织有关机构和专家筹备下一步的标准制定工作。
业内人士介绍,按照支付地点远近,支付技术可以分为近距离支付和远距离支付。远距离支付和网络支付类似,只是前者是通过手机实现,由电信运营商主导,而后者是通过银行卡进行,由银行主导。
联合证券研究员卢山认为,当前谈及移动支付时,其实大部分指的是近距离支付,这也是业内公认最有可能出现高速增长的应用领域。
在近距离支付领域,当前国际上有三种主流技术标准:NFC、SIMPASS和RF-SIM。目前看来,中国移动已经选择了RF-SIM,并试图建立由自己主导的移动支付产业链。据了解,中国移动已经与国民技术签订了独家合作协议,其主导产业链的野心十分明显。而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由于在技术标准、资金实力等方面的局面,则是各种标准全面开花的模式,估计只有在国家标准出台之后,才会选定自己的战略。
■中国银联加快推进
在电信运营商大力推进其移动支付战略之时,中国银联已对这一领域觊觎良久,双方标准之争也将白热化。
就在中国移动参股浦发银行之后不久,中国银联就宣布,进一步扩大其手机支付业务的试点地区至上海、山东等六个省市。
“中国移动等电信运营商在手机支付领域的大手笔投入,已经让中国银联坐不住了。”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对于用户而言,用哪家的手机支付业务可能不会太关心,他更关心的是用户体验,即通过手机可以方便地实现缴纳水电、乘坐公交等日常支付。”
目前中国银联采用的是智能SD卡,将具有非接触功能的IC卡芯片作为支付信息的安全载体,并将银行卡和电子钱包信息存储在该芯片中,完全绕开了电信运营商的网络通道。但其弊端也较为明显,需要和手机厂商谈判,将芯片植入其手机中,这样费时费力,且成本高昂。
正是考虑到这些问题,银联与联通携手在上海推出银联卡手机支付商用试点,并将加速推动新一代手机支付在全国的推广应用。此前,中国银联与中国联通已经在湖南长沙展开了智能卡手机支付业务,这意味着双方在手机支付领域的合作进一步紧密。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