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没有成为国际媒体的新年头条。
根据中国和东盟双方的构想,到2015年,这将是一个“包括世界1/3人口、占全球1/9生产总值、贸易总量可达4.5万亿美元、暂时排在欧盟和北美自贸区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自贸区”。
在美国著名的政治博客“赫芬顿邮报”(Huffington Post)上,自由撰稿人、马来西亚问题专家凯文·霍斯柏利(Kevin Holtsberry)以《何为新年大事?那发生在亚洲》为题写到:对于开始仅10年的本世纪而言,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可能是最大的地缘战略发展成果。
野村证券在题为《2010年全球经济展望》的报告中,对中国内需影响下的新亚洲也作出了乐观评估:“我们对亚洲的看法特别乐观,因为预计一股新的结构性力量——中国,将对亚洲其他地区产生比许多人意识到的还要大的积极影响。”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超过设想。
1月1日,东盟老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和文莱)同中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FTA)第一阶段落实,该FTA囊括了54457种商品。其中,有7881种为新增零关税商品——既包括了辣椒、鱼类、酱油、加工食品、瓷器这样的日常消费品,也有空调这类耐用品,还有汽车与摩托车零配件、钢铁、塑料产品、水泥、机器与机械、化学产品这样的工业品。2008年,这7881种商品占东盟老六国与中国贸易总额的11.8%。
不过,自贸区的启动也会给东盟国家这样的疑惑:是应该对一个中国这个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感到雀跃、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红利,还是对大量“中国制造”涌入感到担忧?东盟老六国的商界人士似乎各有各的盘算。
马来西亚政府已在筹划如何拥抱中国市场,并将组织高层访华。马国际贸工部长穆斯塔法·穆罕默德今年将率团来中国招商,并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上海世博会。
在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印尼,建筑商和房地产开发商最先对FTA表示了欢迎。据印尼《商报》报道,印尼建筑业协会主席苏达尔多表示,印尼国产的钢铁及相关产品产能不足,导致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地产业成本过高;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将降低该国市场上的钢铁及其他建材价格。
但另一方面,印尼政府则在考虑,是否应将食品饮料、纺织品、鞋类、电器、钢铁、石油化工、无机化学和家具等8个工业部门列入推迟实施中国—东盟FTA的行业名单。
印尼贸易部区域合作司司长伊曼·庞巴尤(Iman Pambagyo)就表示,该议题正在部长之间讨论,不久后将呈交总统,在本月内作出决定。
印尼一些政府官员、印尼工商总会及印尼企业家联合会已就此组成应对统筹小组。印尼贸易部近日也颁布条例,要求市场上所有的印尼商品必须贴上国家质量标准标签,并警告近期将没收市场上所有不合印尼国家质量标准的舶来品。
印尼家具制造协会执行主任唐娜嘉(Tanangga)则讲了一句大白话:“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还没准备好同进口的中国产品竞争。”
菲律宾工商总会荣誉主席唐纳迪则说,劳动力密集的行业将面临外部的强大竞争,菲律宾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
中国—东盟FTA甚至也引发了印度的隐忧。印度希望扩大对中国的水果、蔬菜和粮食等农产品出口。但在仍然背负着10%~12%关税的情况下,如何与“零关税”的东盟国家竞争,成为让印度出口商挠头的事情。
最后还是引用野村证券的话来展望2010年的亚洲经济:“我们预期将会出现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格局转变,届时该地区的内需(在中国的引领下)将成为亚洲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