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嘉宾
左小蕾(中国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赵锡军(中国人民大学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刘煜辉(社科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
张明(社科院世经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
话题缘起
9月27日,G20匹兹堡峰会上,20国领导人联合发表公报,各国承诺继续推行经济刺激计划,直到复苏的步伐稳定为止。
10天后的10月6日,澳大利亚中央银行意外宣布:将基准利率从3%提高到3.25%。这一动作如晴天一雷:一方面,立即引发全球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连锁反应;另一方面,为各种经济复苏预期的推断,似乎给出了一个答案。
澳央行加息,是预示着经济向好,还是防止通货膨胀?会不会引发西方经济体跟风退出刺激政策?会不会影响中国?带着这些疑问,每经记者请几位专家进行分析。
澳洲经济率先触底
NBD:各位专家好!9月27日,在G20匹兹堡峰会上,20国联合发表了公告,称各国将继续推行经济振兴计划。但是,10月6日,澳大利亚中央银行率先宣布,将基准利率提高了25个基点。这对整个世界经济传递出一个怎样的信号?
左小蕾:澳央行提升利率的概念是什么?实际就是在紧缩货币。通常看,货币政策的目标主要是通货膨胀。采取货币紧缩,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要把握住特定的时间段。就是说,实施货币紧缩措施,不是在经济刚刚复苏的时候,而是在经济开始要繁荣且有可能还要偏过热,通胀预期正在被强化的时候,这样可以防止通胀预期。所以,我认为澳央行加息发出的最重要信号,就是通货膨胀的预期正在形成。
按照经验,经济复苏过程中不会产生通货膨胀,比如说,CPI是负数的时候就不会发生通胀。通胀是对价格上涨过快的预期,防止预期变成实际的通货膨胀,就要提前动用紧缩的货币政策。
澳央行的文件还强调随后有一系列的货币调整措施,这说明澳洲央行进入了实质性的防止通胀阶段。值得注意的是,澳央行加息的做法,与前不久召开的G20峰会所达成的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完全不一致。
赵锡军:澳洲央行尽管调整了0.25个百分点,但还属于微调,政策的基调没有变。澳大利亚为什么要提前调整利率?我认为,主要是对未来通货膨胀的担忧,另一方面与澳大利亚的经济结构和受金融危机影响程度有着直接关系。
金融危机影响的是企业和金融机构。对金融机构来讲,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做的最大一件事是去杠杆化;对企业而言,做了两件事:一是去库存化,二是去产能化。很多企业在去库存化中仍不见效果,就进一步采取去产能化的办法,像汽车产业开始停产或半停产。到现在为止,经过去杠杆化、去库存化和去产能化三个阶段,经济触底。那么,谁率先能感受到经济触底?就实体经济而言,就是提供原材料的企业和国家,而澳大利亚恰恰就是以提供原材料为主的国家。也就是说,澳大利亚先于世界其他国家感受经济触底,本国的企业已经开始走向正轨。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