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报》:目前,在陶瓷行业,大小品牌林立,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都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东鹏如果保持好的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靠什么要素?
何新明:目前,品牌林立,大品牌没出现,品牌不集中,产品无序竞争是建筑陶瓷行业的现状。东鹏在这种现状中能够脱颖而出,与东鹏品牌创立之初的定位有关。
10年前,我们就认识到,未来建陶行业一定会经历从产品经营到品牌经营,由无序竞争到有序竞争,由没品牌到有品牌的过程。建陶行业品牌比较多,要想突出自己的品牌,在品牌定位时就将东鹏定位于一个高端品牌。
然而,要做与众不同的品牌必须要做差异化高品质的产品,差异化的产品要强调创新能力才能实现。因此,创新是贯穿于东鹏整个工作的主题。十几年来,我们不断的创新,包括设备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走在行业的前面。从上世纪90年代的“金花米黄”到2006年东鹏领先推出代表中国乃至国际顶尖技术的“卡拉拉”、“洞石”、“天源石”等产品都在不断地引导潮流。
《中国经营报》:据了解,最初东鹏品牌采取的单一品牌战略,后来变成了主品牌+子品牌式的“航空母舰”战略,后来又回到单一品牌战略,这种变迁反映了东鹏怎样的品牌思路?
何新明:一个品牌发展的过程,有时候走点弯路也是很正常的。2004年,东鹏的销售已经达到10个亿,也进入了一个发展的瓶颈期。而那个时候有很多品牌采取的都是多品牌的战略,当时我们也觉得这是一个好的方法,于是也采取了多品牌战略。但是通过实践,我们认为这种方法是不适合东鹏的,也可以说不适合做高端品牌。因为子品牌会对主品牌形成冲击,相互内耗。短期内提高销售额是有效的,可以找一些经销商进行销售,但是长期来看对主品牌是有冲击的。于是,我们在 2006年进行品牌战略调整,还是专心专一的做好自己的东鹏品牌。
当然,多品牌也不一定不对,关键是是否适合自己。企业有多少资源,有多少人力物力,有没有能力去控制这个市场都是要考虑的因素。通过这次实践,我们认为东鹏做好专一的品牌,做好东鹏的品牌就很不错了。
《中国经营报》:宝洁是一个成功的多品牌案例,通过不同的品牌来覆盖高中低当的市场,那东鹏怎么通过单一品牌来覆盖所有高中低端产品,解决细分市场的难题?
何新明:建陶产业与家化行业是有大差异的。家化用品制造业跟我们不同,他们的产品线很容易区分,通过包装可以区分高中低档产品,而建陶行业是实打实的,不同品牌做成同质化就没意思,要做出差异化投入就非常大。
我们通过更丰富的产品,更宽的价格战略对不同的市场进行覆盖。我认为在建陶行业,一个品牌空间也非常大,一个品牌一样能做到50亿甚至100亿元,并不一定要多品牌才能够发展,关键是着眼于短期还是长期的问题。
《中国经营报》:品牌不是个形象,他应该是个体系,东鹏的品牌体系还包括哪些方面?
何新明:科技、品质、口碑是东鹏品牌的“铁三角”。科技就是产品的创新,通过创新来树立品牌。品质,生产的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保证。我们用服务来建立我们的口碑,通过服务来建立我们的美誉度。通过这三项来建立我们品牌的位置。
市场:渠道下沉&取消国际代理
《中国经营报》:东鹏定位高端品牌,维持这种品牌形象是专卖店式的高端渠道还是广泛撒网,请你谈谈东鹏的营销策略和渠道策略。
何新明:我们的渠道建设是立体渠道策略,专卖店、工程、家装、超市全覆盖。东鹏的营销可以概括为“三度”营销:品牌的高度,产品的广度,渠道的深度。通过专卖店的建设,通过科技投入,产品创新进行品牌的塑造,以提高品牌的高度,这一点我们已经做得不错了;第二点产品的广度,东鹏的产品线很宽,品类很多,今天,东鹏已形成玻化砖、釉面砖、梦之家、幕墙瓷板、洁具五大产品体系,目前在行业里能把几个产品都做好的企业还没有。高中低端的产品我们也都做,适应不同市场的销售。在渠道方面,东鹏深入到三四级城市。渠道要有深度,不仅是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三四级市场,甚至是县、镇,都有我们的专卖店。
《中国经营报》:在渠道下沉的过程中,产品是不是通过高端来辐射低端市场,还是在各个渠道高中低档都要有?
何新明:以前,我们的重点在一线城市,经济发达城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在三四级市场,商机也非常大,这个市场的消费者需求也不断提高。实际上三四级市场并不是卖低端产品,一样会有高端的需求,比如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赚了钱,他们要建别墅,一样需要好产品。所以我们的销售网络渗透到二三线甚至是县级市场,同样也可以容纳高端产品。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