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澳“定心丸”?
NBD:澳大利亚出口增长强劲趋势,那么,全球各国的进口需求,跟他们的经济复苏能不能等同起来?
刘煜辉:只能说短期的反弹是肯定的,这个短期反弹将对各国的资源进口形成支撑,但不一定意味着真正的复苏。澳洲也未必相信全球性的复苏已经到来,之所以对短期反弹比较肯定,是因为充分了解了中国的国情,以及发达国家的市场规律。
中国是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政策投入经信贷推动,将中国经济保持客观增长速度,也给澳大利亚带来很大的外部性。他们相信,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最起码在未来半年到一年是不会消失的。
从财政来看,中国的财政政策的子弹还有很大空间。今年第四季度,我国财政投资还有两千亿人民币的余额,明年则有5800亿的余额。因此,未来即使没用那么高速增长的新增贷款,光靠财政支撑,各种项目的上马速度也将保持高位增长。
而信贷收缩的可能性更小。因为我们现在上马的很多项目是中长期项目,今年投放的贷款可能只是第一批资金,后续投资必须跟进。这就决定了明年我们的新增贷款至少能保持7万亿的规模。这使我们对资源的进口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可以说,中国保增长的措施,给澳大利亚吃了个“定心丸”。
给他们吃下第二个“定心丸”的,是西方国家补库存的市场周期。去年下半年开始,金融危机导致生产剧烈萎缩,很多产业库存高企,厂商就不进货了。经过了大约6个月的消耗,库存已经进入了较低的水平。从今年3月份开始,西方国家的企业开始前后进入补库存的阶段。这是一个市场周期的调整,这个周期将维持6~12个月,也就是可以持续到明年第一季度。
但无论是中国还是欧美国家,支撑进口的因素并不一定意味着复苏。中国政府推动和信贷拉动的投资,能否真正唤起私人资本的参与,还需要观望。欧美方面,这轮补库存,可以理解为报复性反弹。反弹过后补库存的历程能否继续跟进,他们私人投资、私人消费的需求能否继续支撑库存跟进,也不得而知。
中国应盯住美国
NBD:你们认为中国央行将在未来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里,如何呈现自身的角色?
左小蕾:中国CPI还在负增长,所以,年内不应该加息。但是,非常重要的是,明年的经济走势可能更快,价格继续上扬,只要环比增长1%,同比就会很快变成3%。这个时候要有区别,就是要厘清哪些是翘尾影响的新增因素,就算涨到5%,也属于翘尾因素影响,实际还是在可控范畴之内。把握住并调整好这个环节,是一种艺术。
其次,中国一定要盯住全球经济主体、特别是美国的货币政策,要达到同步调整。如果先于美国调整,就存在风险,之一是利差很大,利差大就要被动地调入很多国际资本,资本流入就要结汇,结汇实际上就是发行了货币。最后,将抵消货币政策,将回到2004年和2005年的状态,最终推高通货膨胀。
刘煜辉:从国内经济环境的层面看,我预测由于翘尾因素和物价上涨的影响,明年CPI会在第一季度之后出现一个冲高,有可能突破5%,然后开始回落,也就是全年将出现前高后低的态势。
中国央行对利率的调节,主要是紧盯CPI。所以,如果加息,我觉得央行会在明年春节前加息;如果没加,那么节后再有动作的可能性比较小,否则可能将导致CPI在日后加速回落。
其他的调节方式,信贷规模控制的可能性不大。经济没有出现稳定的复苏前,不太可能做规模控制。
法定准备金率的调节可能性不大。央行调节准备金率,主要是盯顺差,盯国际收支。我预测明年我国顺差可能仍然会进一步收窄,有的月份甚至可能逆差。
西方补库存的周期,将更加带动本国产能的恢复,中国出口受此拉动的因素我认为不大。而美元走弱将在未来6~12个月内成为必然趋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可能对我国出口额带来负作用。所以,准备金可能还将保持稳定。
张明:如果资产价格在第四季度以及明年上半年出现泡沫的话,那么也存在上调利率的可能。只是出于对人民币汇率的考虑,不会出现明显上调。当然,加息的力度要看经济复苏的程度,和资产价格上涨的幅度。明年下半年升息100个基点的可能性是有的。
NBD:从4位专家今天的解读来看,澳央行的加息,并非个别事件,虽然澳大利亚的做法未必会引起全球主要经济体提前启动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机制,但是,很明显,这种做法引起了全球市场的震荡,特别是对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还会继续下去,或许,加息的做法可以给中国的宏观调控提供有益的启发。谢谢各位。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