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期的经营方略
《21世纪》:在营销方面,近期似乎在试图培养一些高端的销售人员,信诚有何具体规划?
陈嘉虎:金融危机其实也是一个契机,客观上促进信诚为了今后的健康发展而进行主动调整。这种调整也与市场和监管层的方向是一致的。
在过去,保险公司为了增员,投入了大量的展业金。结果导致很多新人为了展业金而来,抱着保险过客的想法。这对行业发展非常有害。
信诚的观点是,保险是一个很慎重的长期产品,一个不投入、不认真、自己都不知道明天是否会坚持做保险的营销员和客户经理,凭什么去给别人做保障规划,凭什么去说服人家买一份十年、二十年的保险承诺?
信诚要从根本上培养真正热爱保险事业、愿意长期发展的专业营销员。
去年6月份开始,信诚对营销员渠道进行全盘大整顿,对营销员的续保率、活动率、必修课程培训等全面考核。之前,我们营销员队伍有1.5万左右,通过考核,迄今我们清理了接近1.3万人左右,其间通过不断增员合格新人,营销员队伍目前稳定在1.4万人。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推动了新基本法的实施,资源向有志于长期从事保险工作的营销员倾斜,从而大幅提升了优秀营销员的留存率。
此外,我们也更加重视开展营销员的专业培训。除了基础和日常的职业培训外,我们也加大了对高端销售人员的培养,预期在三年时间内至少培养出3000个寿险规划师,1000个国际认证财务顾问师。
我的目标是把信诚塑造成一个真正保险的公司。我本人对此非常非常执著。不仅是因为我是CEO,我本身也从保险里面得到很大的收益。
《21世纪》:具体而言,信诚在渠道上面有哪些调整?
陈嘉虎:这两年我们主动做了很大的调整。从单一的以营销代理渠道为主,到2007年底开始发展营销员、银保双渠道,同时配合团险、电销等多元营销,也就是除了“两条腿”之外,还要发展“两只手”。
从业务结构来说,信诚理想的业务比例是:营销渠道50%左右,银保30%左右,其他20%左右。
《21世纪》:对于日益蓬勃的保险中介,信诚人寿如何看待和开展与之合作?
陈嘉虎:中介挺有趣,有它的好处,我们目前还处于探讨阶段,寻求合适契机开展合作。在海外,中介经纪公司不是靠推荐高佣金产品赚费用,而是通过给客户提供最好的方案获得佣金。相应的,对销售顾问专业度要求更高,必须有能力了解整个市场,然后为客户推荐一个最适合的产品。因此,我们更倾向于与拥有这种经营理念的保险中介公司进行合作。
《21世纪》:后危机时代,对于之前金融机构对业绩的无限追逐你怎么看待?
陈嘉虎:同业普遍反映,业务指标年年涨。拿上市保险公司来说,季报、半年报、年报定期披露,对业绩的压力很大。股东们要看你的利润、营业总收入、现金流,还要看环比增长、同比增长,如果数字不好看,怎么办?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评论文章发出来,严重点会引起股价大幅波动。所以,很多管理者被迫短线思考,被迫放弃对未来有益的长期投入规划,重点思考当前会计年度的损益。
我在这里想提倡一个概念,就是大家都要确立合理的期望值。股东们可能说,今天你要给我10%的回报的话,我明年就要求15%,你真的要干出15%的话,我要求你20%,当股东采取这种不合理的要求的时候,身为管理层怎么办,只能剑走偏锋。所以,我们需要帮助股东们建立合理的期望值。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