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
最让我们担忧和值得思考的正是——很可能在今天,延续了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强国共识”已经破局了。
原因有三。其一,中国已俨然成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之一、全球最大债权国,不可谓不强大了,强国目标已经基本达成;其二,在国家强大的同时,却发生了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景象,国强与民富并没有同步出现;其三,国有资本的强大,已经造成对其他所有制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的压抑。
正是因为这些有目共睹的原因,人民的意志已经很难用“强国”来统一。在今日中国,必须与改革同时被讨论的是,共识、利益与权益。
回望最近三十年的中国经济变革,我们看到,在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前,改革的推进是建立在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破坏之上的,所有的改革都是从“违法”开始。因为,现行之法是一种“恶法”,先行者前赴后继,改革以自下而上的潮流推进,政府则在其后以追认的方式认可,原有的既得利益集团已经瓦解,或者说已无利可图,新的商业利益的获得者都是在体制外成长起来的。
自1998年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之后,情况悄然发生了大的变化,随之,中国的产业结构开始向重型化转移,能源及资源——这些要素无需通过改革的方式培植——成为商业利益的新争夺点,到2003年之后,因反对计划经济体制所形成的改革共识终于被利益分化掉了。从此,中国经济由共识时期进入到了博弈时期。我们无法用好或是坏来形容这样的景象,这也许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逻辑,不过让人担忧的是,政商界、知识阶层以及市民阶层对这种变化的发生显然非常陌生,要么不肯承认,要么有意回避。
以一例来说明。2008年底,因宏观调控过度及受美国金融危机波及,中央政府推出了四万亿元的强力启动计划。很快,一个声音便从民间生出:这四万亿元到底给了谁,是民营企业还是国营企业?甚至,有律师专程赴财政部登门询问。
这是一个很有寓意性的事件。如果在十五年前,政府推出投资计划,是不会、或者也不敢提出这样的问题的;如果在美国及其他商业国家,政府推出了一个经济振兴计划,也是不会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的。
那么,为什么在中国会有?答案是——共识已经破局,改革的驱动被利益的博弈取代。在共识模糊的前提下,利益及权益的重新设定被延误了下来,于是,无数经济乱象由此而生。
在过去的60年里,中国的经济变革其实尝试过两条道路:一是国家化的工业道路,以国有资本为拉动国民经济的主力,二是进一步加快市场化改革,以多元化的资本格局推进经济的繁荣。
前面一条路,我们在1978年之前曾经尝试过。安格斯·麦迪森提供过一组数据,他对1952年到1978年之间的亚洲各国人均GDP增长率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是整体落后的。中国人均GDP增长率是2.3%,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地区分别是:6.7%、6.3%、4.8%、5.4%、6.6%。
在196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457亿元,与日本相当。而到1977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不到日本的1/3,只相当于美国的1/10。
后面一条路,是最近三十年所试验的。还是用麦迪森的数据,从1978年到2003年,中国的人均GDP增长率达到6.6%,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地区则依次为2.1%、6.3%、4.8%、3.9%和4.7%。
把这些很枯燥的数据一一排列出来,是想表达这样的一个观点:中国的经济变革已经不能偏离市场化的路径。而市场化的终极目的,是民富大于强国。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