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教书岁月里的优秀青年教师
业内人士将马云的"铁嘴"与张朝阳的时尚、陈天桥的稳重、王峻涛的迷球、王雷雷的直爽相提并论。而马云能言的本事,就是在大学里教书时练就的。
大学四年,马云的成绩名列前茅,到毕业时,因其十分优异的英语能力,他被分配到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授英语与国际贸易专业。
马云的学生们一定还记得当年马云第一次给他们上课的情景:"一双双犹如盯着外星人般的眼睛,看着眼前这位有着拿破仑的身材和'星宿老怪'般长相,并且与他们年龄相仿的老师。他的全英文、互动式授课模式,以及那张足以主持脱口秀节目的'铁嘴',把学生们深深吸引住了。"马云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其他老师形容马云上课情景是"门庭若市、熙熙攘攘的景象"。当年与马云一同创业的"十八罗汉"曾说过:"马云说话特别具有说服力,大家对他的口才佩服得五体投地。"
1988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在当时"下海"经商非常流行,马云所在学校的院长担心马云也会"下海",特意找他谈话。院长语重心长地说:"你代表着杭州师范学院,可一定要坚守岗位,至少5年内不能动摇!我要和你打这个赌!"
此后,带着这个承诺,马云开始了6年的教书生涯。当时马云的英语堪称"杭州第一人",很多单位高薪聘请马云做翻译,但马云始终没有离开三尺讲台,而是以兼职的身份发挥自己的特长。业余时间,马云到夜校做兼职讲师,也因此结识了一群铁杆朋友。马云曾说"我的团队是谁也挖不走的",因为将这些人联系在一起的是牢不可破的友谊,是马云的仗义相助,是马云的人格魅力。任教期间,马云渐渐地增加了国际贸易领域的认识,为今后投身商海打下了基础。
马云经历过种种磨难,但是他的"寂寞"一定要打上引号。因为他教书的6年,是他委身象牙塔中努力奋斗并获得大丰收的6年,是阿里巴巴的牢固基石起步的6年,是他人生中积累宝贵财富不可多得的6年。
有谁在落寞的时候能够坚守自己的岗位,力求把平凡的工作做得出色呢?在逆境中不放弃,并且做出成绩。若具备了这样的素质,你就具备了50%马云的成功素质,成功之日,则可计日而待矣……
海博翻译社的经历
创业之路,很少有人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大多数创业者都要经历起步、盈利、困境、渡过困境、成功这五个阶段。困境总在不经意间出现,很多企业因为在困境中不懂得变通,不懂得以何种方式应对,而倒在了时代的洪流之中。
马云的商海试水是从创建海博翻译社开始的。在刚开业不久,马云就遇到了困难,但他凭借坚毅的品格和灵活的应对策略,终于渡过难关,并将海博翻译社发展成为杭州最专业的翻译机构。
海博走在了时代的前面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迅猛发展,各项国际业务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杭州更是一片繁华景象。产业的增多造成了人才的稀缺,像马云这样英语水平高的人就成了"香饽饽"。
马云其实可以一边在校教书,一边在外面做兼职,这足以保证小康生活。然而,不甘平淡的马云又一次"敢为天下先",决定要成立一家翻译社。
除在校教学之外,常有一些企业邀请马云做翻译,有时候,马云一天能接到多个邀请。由于自己忙不过来,马云想到了他的同事和朋友。马云的邀请得到了很多老师的拥护,他们非常高兴工作之余做兼职来贴补家用。马云得到了老师们的鼓励,于是决定创办海博翻译社。马云之所以要办翻译社,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当时杭州有很多的外贸公司,需要大量专职或兼职的外语翻译人才;第二,他自己的订单太多了,实在忙不过来;第三,当时杭州还没有一家专业的翻译机构。
马云所遇到的首要问题是没有创业资金。当时是1992年,马云是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青年教师,工作4年,每个月的工资还不到百余元。如果马云和很多人一样光有想法,从来都没有行动的话,那马云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功。马云一有想法,马上行动。没钱,不是问题,他找了几个合作伙伴一起创业,风风火火地把杭州第一家专业的翻译机构成立起来了。
只有空想没有行动的人永远不会被时代所推崇。马云十分鄙视那些晚上思想行千里、起早走回原路的人。马云于1992年注册成立了当时杭州第一家专业的翻译机构,虽然不能跟如今的阿里巴巴相提并论,但海博翻译社在马云的创业经历中也画下了重重的一笔。这一次尝试是马云商海试水的第一步,对于今后他进军电子商务领域、成为一代商业领袖有着重要意义。
海博翻译社给马云最大的启示就是:永不放弃。思想走在时代的前面、目光长远,这是成功的企业家所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作为企业家,看问题应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当时马云,正是根据改革开放后国内市场渐渐与国际接轨这个大趋势,把握住了时代的主题和机会,并及时做出了大胆的决策。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