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非官方达沃斯遭遇官方大连
世界经济论坛第三届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年会,10日在海滨城市大连开幕。 全球政界、商界、学界和传媒界领袖千余人莅临会议,一时之间精英荟萃,群贤毕至。
一千多个聪明的脑袋,藏着一千多把算盘。有些人来推销理念,有些人来混个脸熟。东道主大连希望借力夏季达沃斯年会进行招商引资,主办方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先生鼓吹建立经济联合国。表面上很和谐,内里藏着紧张因素,且听我慢慢道来。
这次论坛主要议题有五个:去杠杆化、绿色经济中蕴藏的机遇、重新思考亚洲发展模式、以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以创新满足社会需求。除了去杠杆化,其他四个主题频繁地出现在中国各级政府施政纲要中,相信论坛很难再有新思想、新理论涌现。“受益”于金融管制,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之前还没有出现过度杠杆化的现象,所以对于去杠杆化议题还比较新鲜。
金融市场可以看成是风险交易市场,风险偏好差异构成供需关系。杠杠化就是以小博大、四两拨千斤,可以增加风险需求。偏好风险的投机者需求越旺盛,从事实业的企业家抵御风险能力就越强大,期货市场表现得最为显著。杠杆化本身没错,错在滥用了杠杆化。因为杠杆化需要相互授信,相当于市场自动发钞,是流动性泛滥的因素之一。防止过度杠杆化的办法就是提高银行利率,提高风险厌恶者收益率。杠杆化是“非官方”行为,央行利率是“官方”行为。去杠杆化,和降低央行利率,是同一个问题两种指向。因此,从议题设立即可见主办方的价值取向。
每次WTO会议都会遭遇反全球化民间组织抗议,但是世界经济论坛从来没有遇到过,因为它本身就是反经济全球化的议事平台。在WTO之外,另起路灶搞所谓经济联合国,大约就是看不顺眼资本无视国界的存在四处流动,寻找劳动力成本洼地,让欧洲先发国家的工会徒叹奈何,于是有必要将国界拓宽,将资本们一网打尽,分池分格养在政府和工会的池子里。
果真实现经济联合国,那大连还能到外国招到商吗?可能性还是有的,但那难度就跟大连国资委向沈阳国资委招商差不多了。可见达沃斯夏季论坛的东道主和主办方各自打的小九九,差距有多遥远。普京参加达沃斯冬季论坛的时候,当场拒绝美国戴尔老板戴尔对俄罗斯的“帮助”愿望,赢得中国媒体一片喝彩声。普京作为老欧洲人,深知达沃斯是个什么主旨的论坛。换作不知底细的,还以为招商机会来了。
官方干着官方本职工作的时候是很可爱的,朱镕基就是靠推动中国加入WTO享誉全球。WTO是一套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机制。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表现有目共睹。如果干预别人的经济自由,顶着非官方的帽子也招人烦。瑞士达沃斯数十年来一直是个小镇,没有因为世界经济论坛而繁荣昌盛,说明世界上喜欢被经济管制的人很少。
世界经济论坛原名欧洲管理论坛,就是一群企业经理人的派对。别以为企业经理人喜欢自由市场,相反他们比任何人都厌恶竞争,因为经营业绩直接受到竞争对手打压。企业经理人比除政府之外的任何人都喜欢管制,因为他们擅长管理才爬到今天的位置。如果没有市场竞争,持股人和消费者就失去了对企业经理人的制约手段。所以媒体从业者要打起精神,理解达沃斯论坛中那些堂皇的言辞背后的真实含义。也许人家嘴上讲的是社会责任,真实意图是:万能的政府呀,快把我的中国对手赶出市场吧!你不听我的,我就串联全球经理人再造一个更高级的政府——经济联合国。
按照今届的议题,显然平壤比大连更适合作为承办城市,理由如下:
1,去杠杆化——北韩完全没有金融市场。
2,绿色经济中蕴藏的机遇——北韩白天郁郁葱葱,很环保。晚上漆黑一片,适合好奇者探索。
3,重新思考亚洲发展模式——北韩与亚洲其他国家发展模式完全不同。
4,以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导弹上天,原子弹下地,都是科技进步。
5,以创新满足社会需求——用国际谈判满足国内需求,很创新。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