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经济复苏取决于民间投资增长
来源:中国经营报 更新时间:2009/9/11 10:02:09   
>> 相关新闻链接
·张晓强:中国“保八”有助全球经济复苏 ·权威人士谈中国企业500强
·牛刀:达沃斯能否解决中国的去杠杆化 ·陈光明:不必把大学生和民工做类比
·马光远:生产旺季民工荒与经济回暖无关 ·钱学锋:破解“民工荒”关键在于给其国民待遇
·于建嵘:何必僵化处理第一代农民工养老难题 ·李俊:农民工工资比大学生高是很正常
·孙立坚:中国应该“站”在哪里? ·刘明康:下半年贷款增速将更加稳健

  陈伟

  在经济复苏态势逐渐企稳之际,对民间投资的关注再次进入决策层的视野。有消息称,在三易其稿后,《关于进一步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即鼓励民间投资20条,已于8月上旬上报国务院。

  对中国的民营资本发展脉络稍有了解之人自当了解这项政策即将推出的意义。2005 年国务院出台“非公36 条”,《反垄断法》和《关于2009 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都已经相继面世,为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扫清了制度上的障碍。但如同曾经出台的多项政策一样,各个利益方的掣肘使这些有利于民营资本进入垄断投资领域的措施往往无疾而终,困扰民营资本多年的市场准入问题亦迟迟难以推进。

  目前,长期以来经济结构的缺陷使得中国经济的复苏之路暗藏风险。进入7月份之后,综合各方的信息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信贷的收缩趋势已然确定,速度、力度均可能超过想象。统计数据也显示,与贷款增速下降相呼应,中央项目投资增速、地方项目投资增速均出现了一定的回落。在政府主导的投资持续性难以为继的情形下,中国经济的持续复苏最终还要依靠民间投资和消费的拉动。

  然而,尽管长期可期,但短时间内扩大内需之路依然艰辛。一方面,中国的出口企业长期习惯了外向型的路径模式,在外需低迷的情况下,转型国内困难重重,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力,内需的升级和供给短期内难见雏形;另一方面内需的快速提升依赖的因素往往还甚于外需,收入分配改革、消费升级以及消费习惯的变迁都有渐进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启动内需的国策已经确立良久但还难以有效贯彻的重要原因,消费增长的缓慢决定了经济持续复苏的重任不可能单独由内需的突然扩大完成,因而经济持续复苏的重任必然地落在了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上。而经验研究也表明,民间投资对消费的拉动远远大于政府投资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经济持续复苏必须取决于民间投资快速增长。

  据了解,“20条”草案第一部分内容锁定在“扩大市场准入范围”上,提出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放宽股比限制,降低民间投资准入门槛。这切中了中国民营资本长期不得快速发展的要害。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民营资本大量的集中在制造业和房地产业,而这两个部门恰恰是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受创最深的两个部门,这两部门也绝难以承载起民间投资快速增长的重担。坦率而言,即使在这两个部门,国有资本也觊觎良久,比如,近期央企就在政府信贷的大量支持下,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跑马圈地式的扩张,未来一段时间,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必然会在利润丰厚的竞争性领域进行激烈的争夺,“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孰难预料。反观被国有资本长期垄断的领域,如电力、电信、邮政、金融、烟草、石油、铁路、航空等部门,民营资本的占比几经努力,仍都在10%以内。尽管各界屡屡呼吁改革,但总是“改而不革”,相关政策总是难以落到实处。民营资本在竞争性领域面临着位势强大的国企的重重包围,垄断领域又不得其门而入,生存环境愈发艰难。

  此次,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的“20条”草案,内容除了包括扩大民营资本的市场准入范围外,削减行政许可事项、改进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减轻民企税费负担等若干方面都进入了草案。这可以看做对以前诸多顽症的一揽子药方,而政策决策和执行的困难之处在于如何权衡短期对策和长期安排之间的关系,是继续利用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利用由国有资本带动的大量投资来暂时化解危机?还是痛下决心,全盘统筹,借鉴先进经济体的成功经验,坚决调整经济结构,利用民营资本的效率、市场化机制带动中国整体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形成可持续的经济复苏?这已经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化解这一困境无疑需要理论层面的努力,与之相比,更加重要的是决策者的高瞻远瞩和当机立断的智慧和勇气。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