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郎朗来了
来源:《环渤海·财经》 更新时间:2011/5/13 2:27:04   
>> 相关新闻链接
·领航中国·红色财经:我国人民金融事业的开端 ·团购“猫腻”:价格便宜 服务打折
·警惕商家改装低配车充当高配车欺骗消费者 ·河北邯郸市“市场110”有效提升市场监管效果
·“稀缺”品种迎来大扩容 震荡市可转债价值凸显 ·四月数据引发五月加息分歧
·“曹洽会”盛装亮相 金秋获累累硕果 ·个税开始担纲收入差距调控重任 近半纳税人将免缴
·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每月一提”历史罕见 ·河北再处理“史上最牛工资单” 两名领导被免职
市场篇
苦乐不均 有赔有赚
 
    石家庄的演出市场充满吊诡之气。不少演出商认为石家庄是个令人“伤感”的城市,国内的演出经纪人称石家庄演出市场是“演出行业的滑铁卢”。
    然而,最近两年石家庄演出市场似乎开始“火”了起来。《世界交响乐团音乐会》、《刘诗昆钢琴独奏音乐会》、《天鹅湖》、《火舞》、《胡桃夹子》、《睡美人》纷至沓来;据不太靠谱的消息称,小沈阳、陈佩斯、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演出都赚到钱了。
    应该说,就石家庄观众目前的欣赏水准而言,语言类节目比较受欢迎,而“音符”类、舞剧类的高雅演出,却往往遇冷。值得深思的是,反倒是那些纯真的“艺术儿童”,对高雅演出如痴如醉,不离不弃。
    此外,相声、话剧类节目一般都在千人左右的小剧场亮相,除去赠票,数量不大的“市场票”的火爆,看来只是一种表面现象。
 
业内人士话演出
 
    石家庄的演出市场的确充满变数,且乱象丛生。不少演出商对石家庄的演出市场“心有余悸”,比较经典的说法是:“来一次赔一次”。
    圈内人士李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感叹不已。他开门见山地表示,石家庄观众的眼光“既刁又毒”,只认大腕明星和戏曲的名角。就演出而言,石家庄的确有市场,北京演出界的朋友说,石家庄观众对艺术的热情、专业性甚至超过北京。
    但这个市场缺乏规范,缺乏引导。
    演出是一个系统工程,商业演出的成本相当高,主办方要请演员,要租场地,还有安保、布景、音响、舞美、耗电等等。如果演出商总是没有利润,甚至收不回成本,演出市场是做不起来的。而相当数量的石家庄观众对演出市场的商业化运营理解不深,存在一些令人难以忍受的习俗,李将这种习俗称为“陋习”。一有演出,首先想到的是索票,而不是自己掏钱买票。上海、北京、天津的观众,却少有这样的习惯。石家庄观众缺乏“换位思考”,他们不明白,演出商组织商业演出是要付出成本的。
    除了观众要理解演出市场的商业性质,演出商也要多动脑筋。如在选择演出内容、演出风格、演出剧目、主要演员等方面,应该根据石家庄人的欣赏口味、习惯和品位来做定夺;在票价结构上,也要科学构建,高、中、低价合理搭配,目前石家庄人的收入水平算不上高,所以要多制定一些低价票,让真正喜欢观看演出的普通人买得起票,看得起演出。
    在引导演出市场方面,政府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应该多建演出场所,政府对大众喜闻乐见的演出适当给予补贴;好的剧目要定期演出,先期可能赔一些,但假以时日,使观众形成了习惯,市场自然就会成长起来。小剧场也要多建,这对培养市民的观赏水平大有好处。北京的长安大戏院,天天有演出;梅兰芳大剧院也是长演不衰;郑州的小剧场星罗密布,个个都很火。这在客观上形成了一种“规律”。
    石家庄目前的情况是,一年几十场演出,感觉都是“突如其来”,人们没有心理准备。石家庄没有形成演出的氛围,偶然的演出令人“措手不及”。如果演出场地相对固定,演出定期举办,形成了一种演出气氛,这种感觉就不会有了。
    中国经济网河北频道总监李杨林的感受别具一格,他说,买票与索票,中外差距太大了。一年一度的奥地利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一票难求。自己掏钱买到包厢的票,那是一种荣耀。而在中国,手里举着别人送的票,却是一种骄傲的资本。
    另一位演出市场的业内人士描述,很多石家庄人在获得演出信息后,第一反应就是打探这场演出是哪家公司办的,之后,演出方就会接到来自方方面面索要赠票的电话。在石家庄,你能要到赠票就说明你很有路子,而如果买票看演出,说明你“没人”。这种现象使石家庄业已成为文化演出的“盐碱地”。各个部门的“索票”也令人头疼。商业演出的主办方付出的是真金白银,包括各项严格的相关审批手续费用,可是很多部门特别是演出场馆仍会提出数目巨大的赠票要求,他们真的有这么多要来看演出的人吗?这些人往往与当地“流动售票员”相勾结,赠票绝大多数都以低价倒卖给了后者,而“流动售票员”所要做的就是“砸价”扰乱市场,让主办方彻底崩溃。
    不给赠票“电力”无法保证,消防通道不畅等等,这样的环境,谁还敢来石家庄做演出?
 
 
“流动售票员”在行动
 
    石家庄的演出市场真是说不清道不明。一边厢,人们渴望一睹钢琴大师真容,却不愿意花钱买票,一边厢“流动售票员”成群结队,以惊人的低价出售来源可疑的“票”。
    19时左右,一位先生手持5张面值1620元的票,被一群票贩子围住,数番讨价还价,以总价1000元的价格卖给了“流动售票员”,单价只有200元。
    开场前10分钟,一位“流动售票员”将1620元的票以100元售出。记者问他,这么干你不赔大发了?他的回答令记者吃惊:我们收购的“票”有两种,一种是观众在售票点购买的,因特殊情况不能前来观看才卖给我们,这种票因为人家是花钱买的,所以我得费尽心思压低价格,然后加上一点儿钱再卖给别人,才能有点儿利润;另一种是“赠票”,人家本来就不是花钱买的,我可以不费什么口舌就以极低的价格买进,稍微加点价我就有的赚了。他说,“赠票”是石家庄演出市场特有的现象,而且数量大得超出人们的想像。
    一位观众对记者说,我早有经验,不管什么人来演出,我都不会到售票处买票,开演前到门口,票贩子有的是低价票。
    开演前,一位“流动售票员”向记者迎来,“两张1280元的票,给一张的钱,怎么样?”记者拒绝,票贩子居然说,“郎朗的演出你都不看?”看来,郎朗的形象在他们心目中还算高大,但这些人却在用如此低的价格“贬低”这位世界级名人。
    我们可以设想,那些在售票处买票时受尽排队之苦的观众,到了现场却发现手头的票其实根本不值那么多钱时,今后再有演出,他们还会到售票处买票吗?


责任编辑:cprpw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