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
“十二五”期间,能不能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不仅关系到今后5年的发展,更关系到未来10年到20年能否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
转变发展方式,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难题是什么?面对“十二五”规划所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我们需要怎样创新机制,确保执行?
著名经济学家、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预测:调整分配关系实现均衡共享式增长,推动国富向民富转变将是未来经济工作最大的看点与难点;应对高物价、高房价和高成本“三高”是对政府宏观调控的最大考验;用工荒拐点将成为倒逼发展方式转型的最大推力,政府要因势利导推动经济转型;解决公共产品短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关乎老百姓幸福感提升的最受关注的焦点。
《中国经济周刊》:为什么说分配制度改革最难?难在哪里?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辜胜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社会财富增长较快,但是财富分配结构并不合理,出现“GDP一大步,财政收入两大步,居民收入迈半步”的严重不同步状况,没有实现经济发展成果的均衡共享。收入分配格局存在报酬比重低、收入差距大、薪外附加重、公共支出少、慈善捐赠规模小等问题。分配制度改革之所以是最难的攻坚战,是因为改革要涉及政府、企业、居民三者分配关系的调整,提高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比重,实现“两个同步”,必须降低政府和企业的比例,改变政府和企业收入增速过快的状况。
下一步的关键在于要积极推动国富向民富国强的转变,实现均衡共享式增长。具体而言,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要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居民收入与劳动报酬比重,实现政府、企业、居民三者分配关系的协调发展。二要调节收入差距,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壮大中产阶层。三要政企联手推进收入倍增计划,提高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政府要积极实施“化税为薪”或“提薪让税”,减少收费,为企业增加员工工资创造条件。要通过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和拓宽居民金融投资渠道,提高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再一个就是要加大对社保、教育、医疗等民生支出的投入,降低企业和职工缴纳比例,实现让利于民和藏富于民。
《中国经济周刊》:您也有提到高房价是对政府宏观调控的最大考验,那么,您怎么看当前新一轮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
辜胜阻:自2010年“国十一条”开始,“国四条”、“新国四条”、“国十条”、“限贷令”等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台,凸现了政府调控房价的决心,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长期来看,房价受房地产市场供需、土地供应、税收和信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任何调控政策取得明显成效都需要增强针对性和各项政策的协调性。客观来看,让房价保持合理水平,有效遏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要进行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但重在供给管理。
我认为,首先是要积极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供给体系,加大住房供给。既要有多层次的保障房体系,也要有多层次的商品房体系,通过多向分流以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改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同时要加强对民间游资的引导,减少投机性住房需求。应该要贯彻落实国务院扩大民间投资“新36条”等措施,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领域,抑制游资冲击。此外,还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改变地方政府收入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问题,降低房地产成本。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