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程:退房缓慢前行
两会期间,原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曾对媒体表示,非主营房地产央企退出房地产的目标不会变,但还要有段时间。
据统计数据显示,78家退出房地产业务的央企所属三级以上房地产子企业共227户,约占中央企业全部三级以上房地产企业数量的60%。相比之下,16家主营房地产业务的央企所属三级以上房地产子企业数量仅占40%。
此外,根据北京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的信息显示,2010年已有29家央企地产项目转让,较2009年的17家增长了70.59%。2010年北交所房地产业务交易量排名首位,同比增长了200.86%,占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总额的15.11%。
目前,在北交所挂牌的房地产项目共有16家,中国中钢集团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中信集团、中国烟草总公司等央企均出现在转让名单中。其中,中国黄金及旗下企业拟转让持有的中金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全部股权,挂牌价格超过1亿元。而此前,中石化、中石油、中航科工、中远集团等央企先后转让地产业务。
虽然央企退房活跃了各大产权交易所,但事实上,面对227家央企所属三级以上房地产子公司,目前只有不到30家的央企在产权市场公开挂牌转让,进展速度缓慢。
有业内人士指出,有些企业的地产业务因经营管理不善,不是负债率居高不下,就是投资回报率奇低,甚至还拖累了主营业务,正好借着国资委这一道命令,加速剥离旗下不良资产。而很多竞买人则更希望通过购买股权达到获取土地的目的。
央企退出房地产业务进展缓慢,实际上存在诸多客观困难。
两会期间,原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曾对媒体表示,目前非主营房地产央企并非不愿退出房地产行业,主要是这些央企手里还有一些存量房地产,包括一些在建项目,其他单位也没办法接手。非主营房地产央企退出房地产的目标不会变,但还要有段时间。
在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院长张晖明看来,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本来就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一个楼盘从拿地到建成再到销售总共可能需要3-5年时间,央企清退的时间表可能要长于这个周期。”他认为,这其中主要包括央企内部处理和产权市场公开转让等形式。而在资产转让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项目周期、买卖方协议甚至职工安置等要素。
此外,业内人士指出,78家央企下面的227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由于很多央企目前已在A股市场上市,资产与股权早已盘根错节,难以剥离。央企上市公司退出房地产业务必定会影响股价,涉及股民利益,而央企地产公司的股东关系太复杂,一般公司也不敢轻易接手;也有很多传统的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土地可能质量不高,想接手的人就不是很愿意,如果质量很高,可能就会有利益方面的一些需求,这些地块可能还有一些属性变化。另一方面,现在正是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非常时期,市场低迷,也卖不出好价钱;另外,不以地产为主营业务的央企,完成项目之后,不能再拿地,但是无法限制他们出资或者合股去跟别人做房地产开发。央企集团公司的二级公司、三级公司,企业也许不全部上报;也有一些央企,由于主业优势不明显,或者产能过剩,而房地产利润高,而且政府资源优、融资成本低的央企可以拿到大地块、好项目,在退出上是能拖则拖,夸大退出难度。
总之,央企退地的具体方式是一个很难操作的问题,资产如何转让、以什么价格转让,以及涉及资产的分配、人员分流、谁来接盘,资产评估是否合理,是不是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比较复杂。一方面需要时间,另一方面也需要相应的程序。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