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研究发现,由于享受诸多“超国民待遇”,外资的经营成本比境内企业低廉很多,即使外企不努力提高生产效率,在中国内地也能较好的生存和发展。
中国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认为,有必要通过政策制度的杠杆创造公平竞争的商业环境,因为它有利于所有企业提高效率、技术和管理水平。
“外资企业应当适应公平竞争的新环境。”他说。
建立适应各种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被视为中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而取消外资的“超国民待遇”亦被视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趋向完善的重要步骤。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副部长赵晋平说,西方国家应该全力支持中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政策措施。
青岛的韩资企业——优先出锐工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元俊表示,政府取消外资的税收优惠并不值得惊讶,我们只有与中国企业同台竞争,才能在国际市场上赢得更多竞争力。
在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之前,中国已自1994年开始逐步统一内外资企业税收制度,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耕地占用税和房产税等原来内外资企业分设的制度已先后实现了统一。
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时,中国就提出了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问题应逐步解决,以与国际接轨、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重申,所有在中国投资的外资企业都享受国民待遇,在自主创新、政府采购和知识产权保护上,中国政府将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国民待遇”原则是世贸组织非歧视贸易原则的基石。国民待遇不仅意味着外资企业跟本国企业应该享受平等待遇,也意味着它们不能享受更优惠的政策。
对于目前在中国营运的约29万家外资企业,以及未来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来说,当前中国吸引外资的最重要因素是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长期的经济发展趋势、丰富优质的人力资源以及潜力巨大的市场容量。
当前,中国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充分挖掘中国内需的巨大潜力,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
青岛松下电子部品(保税区)有限公司总经理浦上岳志说,中国是全球最有魅力的市场,无论如何,我们无法低估或者舍弃中国的吸引力,毕竟它是一个很强大的经济实体,有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更有广阔的市场,这在许多国家很难实现。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