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中国引进外资应转向以质取胜
来源:证券时报 更新时间:2010/12/1 10:56:43   
>> 相关新闻链接
·两部委将与地方共享土地信息 ·统计局回应CPI生成继续“避重就轻”
·铁老大:只许我迟到 不许你迟到 ·央行《细则》未出台 第三方支付企业正“忙”
·缺乏统一鉴定标准周生生事件暴露行业乱象 ·马云减持华谊“改善生活”
·二十年锻造经济新引擎动力强劲 ·价格干预隐忧困扰A股市场
·机构备粮峰值已过 12月资金压力趋缓 ·资本市场见证中国成长
   自2010年12月1日起,中国将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这意味着中国境内所有内外资企业统一了全部税制,外资享受“超国民待遇”的时代正式终结,所有企业将在统一的税收法律和政策下实现公平竞争。笔者认为,随着我国“十二五”时期的到来,中国引资必须以质取胜。而外资享受“超国民待遇”时代的正式终结,正是标志着我国下一步引进外资工作将更加注重而且必须注重引资质量。

    外资“超国民待遇”影响深重

    近30年来,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的政策。伴随外资的大量进入,带来了中国紧缺的资金及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7月,中国已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9.8万家,实际使用外资1.05万亿美元。

    目前中国22%的税收、28%的工业增加值、55%的进出口、50%的技术引进、约4500万人的就业,都来自外商投资企业的贡献。而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6%,对外贸易年均增长17%,也都与外资密切相关。可以说,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功不可没。

    不过,长期以来,我国在引进外资政策上着力体现“以市场换技术”,给予外企“超国民待遇”,再加上一些地方在引进外资方面的急功近利、相互攀比等种种因素,使得引进外资的负效应逐步显现出来,而且,引资质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这些年来,我国向外资提供的过于优惠的税收政策,比如可以享有免税、减税、低税率等,使我国在外资企业的大幅盈利中没有分享到该得的税收,外企该尽的义务也没有承担。其次,大量土地资源被廉价出售,从而形成了所谓的“土地低成本扩张的粗放经济增长”,而 “以市场换技术”实践证明也未如人愿。因为,对外资方而言,技术是其在东道国的立身之本,因而,自然会对技术产生强烈的控制意识,并会采取一切手段防止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的外溢。所以,真正的高新技术、上游环节技术、产品开发技术很少在我国转让或投入。其三,环境污染的“外资因素”影响越来越大。有些外资企业借中国一些地方政府引资心切和管理薄弱,大大降低在国际上或本国(本地区)企业奉行的环保标准和治污成本,在大量生产各种产品的同时,却使中国这一“世界加工厂”成为环境污染的牺牲地。另外,引进外资尤其是FDI在产业中的分布不均衡。我国吸收的FDI约70%集中在制造业,外资对该行业的投资过重;而服务业占外资比例不高,不到30%甚至更少。服务业利用外资总量的比重,远远落后于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

 

 

 

 

 



责任编辑:cprpw
[1] [2]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