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首期基金的出资人情况是:“渤海基金管理公司出资0.8亿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开发银行、国家邮政局邮政储汇局、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银投资’)及天津市津能投资公司五家公司各出资10亿元”。
渤海产业基金自成立后一直被称为“首只中资产业投资基金”,事实上并非如此。在这几家出资人中,中银投资是中国银行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全资附属机构,尽管其最终出资人是国有性质的中国银行,但由于注册地在香港,外资身份非常明确。
但是对外的公开场合,并没有看到渤海产业基金对实际出资情况进行说明。恰恰正是由于中银投资的身份,也使得渤海产业基金的身份性质发生了变化。
本报获得的商务部批复的文件证实,渤海产业基金管理公司及渤海产业基金的设立中,并非全部是人民币出资。
本报获悉,在渤海产业基金中,中银投资作为境外发起人,以港币首期认购相当于10亿元人民币的份额。而在渤海产业基金管理公司中,中银国际以货币形式出资相当于9600万元人民币的港币,占注册资本的48%,中银投资以货币形式出资相当于1000万元人民币的港币,占注册资本5%。
从法律架构上,渤海产业基金因包含境外发起人而属于中外合资企业。但是这些,连一些渤海产业基金投资的项目企业也并不知晓。
投资项目需审批?
根据本报多方了解到的信息显示,截至今年9月份,渤海产业基金总共投资的项目有6个,分别是:2007年第一单投向了天津钢管集团,11月以9亿元购买成都商业银行近10%的股份;2009年入股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三洲特种钢管有限公司;2010年又入股了红星美凯龙和东北一家化工企业。
方德才是奇瑞汽车的副总经理兼CFO,是当时奇瑞汽车引入战略投资者时的主要负责人。10月19日,他对本报确认在引入渤海产业基金投资时,他并不知悉渤海产业基金的外资身份,渤海基金方面也从未向他本人及奇瑞汽车方面进行过说明和披露该信息。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