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10月23日专电(记者何丰伦)从2007年标价8000万元一套到如今订货价60万元一套的红木家具,从2007年标价600多万元/每公斤到如今10多万元/每公斤“茶王”……近年来,越来越多曾经在一个又一个展会上创出天价的商品,缩水到当年价格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
天价商品快速缩水
2007年,记者采访的中国—东盟博览会现场,曾经亲眼看到一套10件套、标价为8000万元的红木家具,这套名为“名著春秋”的红木家具销售人员声称是从老挝的红酸枝制作的原木家具,清楚地写着“价格不打折,卖给有缘人”。
2010年,记者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现场再次寻找红酸枝类型的红木家具时发现,超过20万元的红木家具屈指可数,同属于红木家具系列的乌木、鸡翅木、紫檀木等成套家具,17-19件套,标价不过12万-19万元每套,价格缩水了数百倍。
同样价格缩水的还有曾经风光无限的普洱茶。2006-2007年,中国—东盟博览会现场出现的“天价茶叶”,售价高达600万元/每公斤,如今在博览会现场,号称1975年制造的普洱茶,价格不过1000多元钱/每公斤。
已经连续参加6年会展的参展商徐荣国说:“前几年的天价商品全都快速缩水,而且成交量锐减,这都是炒作惹的货。”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