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品牌认同
2005年4月,斯柯达与上海大众合作,开启了斯柯达汽车中国之路。2006年9月,斯柯达品牌正式启动。从2007年到2009年,斯柯达每年推出一款全新产品。目前,斯柯达初步完成了由明锐、晶锐和昊锐组成的在华产品架构,形成了对中国车市最富消费潜力的A0、A、B级市场的全面覆盖。进入中国短短3年,斯柯达已成为中国车市成长性最好的汽车品牌之一。
在中国这个特别的汽车市场,聪明的企业可以把一个原本平淡无奇的产品做成某个人群的符号。相比之下,斯柯达这个世界少有的超过百年历史、拥有丰厚历史文化背景的品牌,可说的东西实在太多。
斯柯达中国对汽车消费人群的调查,证实了斯柯达在中国提升品牌的难度。对于波西米亚、卡夫卡、米兰·昆德拉、德沃夏克和斯柯达,人们能叫得出名字,却很难联系在一起。中国人对捷克缺少概念,对捷克的汽车工业更是知之甚少。
斯柯达进入中国3年来,跟随了奥迪“销售主导品牌”的风格,但在用品质感召客户的同时,却不经意地削弱了情感的力量。人们对斯柯达的历史和文化认知是苍白的,即使是斯柯达的车主,也对这个品牌知之甚少。斯柯达的销售,几乎都是依靠品质营销和口碑传播,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消费者尚未形成品牌忠诚度。以斯柯达今天的品牌感召力,能否在未来风云变幻的市场上,持续实现销量提升,是斯柯达总部颇为担忧的问题。
今年9月履新斯柯达全球董事长的范安德博士,曾执掌大众集团中国公司5年。5年来,范安德做了很多件大事,其中一件就是将斯柯达品牌引入中国。在离开中国之前,范安德促成了斯柯达中国的诞生,精于品牌打造的荷兰人罗凯福,成为斯柯达中国的首位掌门人。
罗凯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斯柯达中国的成立并不意味着要改变大众与上海大众既有的合作关系,而是为了方便斯柯达总部与上海大众沟通协调工作,以便更灵活快捷地应对市场变化。降低沟通成本,加快市场反应速度,是成立斯柯达中国最现实的动因。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