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二战后全球出现过的几次货币战相比,眼下正在进行中的汇率混乱有着鲜明的时代个性,这不仅反映在其身处后危机时代的特殊背景,也反映在新兴市场经济体在本次汇率争端中扮演的突出角色。所有的人都在关注这一场汇率混乱将以怎样的形式收场,而争端主体的变化更引发了人们对于既有汇率稳定机制的质疑。在全球经济格局已然发生改变的当下,构建新的汇率稳定平台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报记者特别连线了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和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
丁志杰认为,当前汇率混乱发生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经济结构调整已成为主要经济体危机后的一个重要任务,汇率争端反映的正是各国关于分配调整成本产生的分歧。具体来说,当前汇率领域混乱的根源在于美国试图迫使其他国家货币升值来实施弱势美元政策,以将危机后调整的压力、责任和成本转移出去,尤其是转向新兴市场国家。
陈凤英说,从更长远且广泛的意义上讲,本次汇率混乱反映出原有的G7等汇率协调机制已不能解决问题,这是因为世界经济力量对比格局出现了根本变化。在过去由G7主导世界经济的时期,这些国家的协调就代表着包括汇率在内的全球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快速崛起改变了世界经济版图,在全球GDP的占比也已与发达经济体平分秋色。事实上,新兴市场经济体已取代发达经济体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更是后危机时代拉动全球经济复苏的火车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快速增长和积累的大量财富使得它们自我意识大大增强,也有了寻求话语权的要求。这就意味着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的时代已经过去,G7框架的汇率协调功能已经失效,类似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通过“广场协议”迫使日、德等国货币升值的解决方案也已不再现实。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