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跑“智网”
随着智能电网项目招标和建设工作的推进,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投资热情一步步高涨;智能电网正在带动上下游产业形成庞大的“智网产业链”
3万亿以上。
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专访时,国家电网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未来10年里,智能电网预计年均投资约3000亿元。而在业内专家看来,国家电网的投入资金将拉动十倍乃至百倍的资金跟进。
“智能电网建设将成为未来5~1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超级引擎。”中科院首席能源专家武建东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时表示,“其投资拉动效应将使GDP每年至少因此增加一个百分点。”
首先感知这一利好的是股票市场。2010年上半年,沪深指数下跌28%,而智能电网板块指数仅仅下跌2.4%,板块中的“龙头”更是逆势大幅上扬。
按照国家电网的发展规划,2009年、2010年不过是智能电网的“规划试点阶段”,主要工作是制定规划和相关标准,这一阶段的投资寥寥无几。而即将到来的2011年~2015年,则是智能电网计划的“全面建设阶段”,这一阶段的投资金额接近2万亿元。
“我们判断这个规划一旦实行,将产生巨大的市场蛋糕。”一位参与智网联盟的企业家说,“争夺战已经开始了。”
地方“抢跑”
国家关于智能电网的规划尚在酝酿之中,但地方政府已经提前“抢跑”。
5月初,江苏省公布《江苏省智能电网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纲要(2009~2012年)》,提出要以智能电网建设带动智能电网产业、以智能电网产业发展促进智能电网建设的发展思路。江苏省设定每年在智网的投资200亿元,到2012年、2015年智能电网产业总产值分别突破1500亿元、3000亿元的宏大目标。
江苏省经信委电力处一官员明确告诉《财经国家周刊》,省政府高层希望分散的电力装备制造业能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5月12日,上海推出《上海推进智能电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0~2012年)》。根据方案,上海将新能源接入与控制、智能变电站系统及智能设备、电力储能、智能配电网与智能用户端等作为智能电网的重点发展方向。力争到2012年培育3~5家智能电网行业的龙头企业,形成有竞争力的智能电网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