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与应对
警惕“食用油悲剧”重演
越来越多有实力外来资本,尤其是跨国集团纷纷将触角伸及中国养猪业,是否会使这块对中国有着独特意义的领域最终又沦为“殖民地”?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从短期来看,还大可不必高呼“狼来了”,因为养猪业低集中度的特点以及庞大的市场规模,使得外资无法在生产源头实现垄断;当然对外资的行为也不能坐视不理,需要在总量上对其进行一定控制。同时要警惕其通过整合产业链来实现对终端市场的控制,避免“食用油悲剧”重演。
生产源头难垄断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从生猪生产领域来看,由于市场规模庞大以及我国目前仍以散养为主,外资很难在短期内控制生产源头。与中国庞大的猪肉需求市场相比,出栏500头以下的养猪场仍是中小型企业,“温氏是中国最大的养猪企业,该集团年出栏猪为100万头,但比例占中国生猪行业的1%都不到。”广东天地集团陈生如是说。
业内人士认为,从目前来看,中国猪产业需要外来资本支撑并助其成长,离行业被外资垄断与控制的阶段还有一段较长的距离。
陈生认为,现在国内猪产业过于分散,市场集中度很低。况且,“目前外来投资者对该行业的涉足,大多是试探性的,投资几千万元,看看反馈,还谈不上掌控。”
中国肉类协会秘书长邓富江倒觉得现阶段有必要引进外资,他指出,我国在猪品种培育、改良、管理经验等方面,都比较落后,这就需要引进外国品种,吸收国外经验,实现多元化竞争。同时他认为,中国养猪业最大的问题是资金问题,养猪需要高投入,风险也大,像防疫、销售等都存在风险,“养1万头猪就需要1500万的成本,而一个北京一年就有800万头猪的需求”。
黄松德坦言,外资养猪有其优势:一是资金;二是育种;三是管理,“欧美的养殖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培育和积累了一些好品种,这不是国内企业短期内可以解决的。”但是国内企业也有自己的长处,除了更加本土化、与市场更贴近、对农村(户)更熟悉,20多年来在养殖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