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数据显示,近3年多来,猪肉价格暴涨暴跌。全国鲜猪肉批发价格从2007年6月的16.48元/公斤摸高到2008年2月的22.82元/公斤,但暴涨之后是一轮暴跌,2009年6月最低跌至14.01元/公斤。2010年1月以来,全国鲜猪肉批发价格一路下行,至4月中旬时,猪价连跌14周,仅为14.55元/公斤。随后,猪肉价格一直在“谷底”震荡,至7月第二周时,全国鲜猪肉平均批发价格为14.95元/公斤,虽较低点回升2.3%,但较2008年同期便宜30%左右。
猪肉价格的下跌必然影响生猪价格。今年5月初,邓林的生猪出栏时只卖出9.1元/公斤的价格。可他清楚地记得,在2007年,生猪出栏价卖到21元/公斤,是现在的两倍多。与此相反,作为生猪主要饲料原料的玉米价格则逐年上涨,2010年7月第二周达到2.113元/公斤,比2008年同期上涨24%。而今年4月以来,衡量生猪养殖盈亏情况的猪粮比(生猪和玉米价格比值)一直低于黄色预警线(5.5:1-5:1),四川猪粮比价最低值达4.07:1,已远低于5的红色警戒区。这意味着过低的猪价和过高的饲料价格已将养猪户推到较大的亏损境地。
如此大的风险,邓林并未料到。2002年,邓林在山西承包了一个小煤窑。2007年12月,带着挖煤赚来的钱,加上向朋友的集资,邓林揣着1亿元来到养猪大省四川,与朋友一起承包了一个养猪场,当起了“猪倌”。2007年末,正是养猪业利润最高的时候,肉猪每头普遍盈利在300元以上,仔猪则达到400元以上。
“那时我觉得养猪能赚钱。挖煤太危险,养猪难道还比挖煤危险吗?”邓林说。凭借着雄厚的资本,邓林的养猪场在当地首屈一指。邓林原以为,养猪与挖煤类似,资本规模越大,定价权越大,获利空间也就越大。然而,没想到,不到两年的光景,猪肉价格大幅下跌,邓林不仅没有赚到利润,还把老本都搭进去了。眼看着1亿元投资将要“打水漂”,邓林有些犹豫:是“割肉”转让,还是再坚持一下熬过“寒冬”?
就在这段时间,各大养猪网站上猪场转让的信息开始多起来,许多转让信息中都出现了“资金紧张”、“挥泪转让”之类的字眼。这些转让的猪场与邓林的猪场一样,投资者都是在2007年行情最好的时候杀入。2006年大规模爆发的生猪疫病使生猪供应剧减,导致2007年猪肉价格激涨,吸引了许多资本杀入生猪养殖行业,既包括邓林这样的民间资本,也包括凯雷、高盛、德银等国际资本。然而,时至今日,不少资金不得不另寻出路。曾获得德意志银行6000万股权融资的上海一家大型养猪企业对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外资股权方已有意转让股权。
“我们都快熬不住了。”邓林说。
责任编辑:cprpu